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这样防治,再也不用担心松毛虫危害了

松毛虫又名毛虫、火毛虫,古称松蚕,我国明朝时期早有记载“食松叶尽而立枯,作茧松枝上,冬末乃化尽”。时至今日,松毛虫仍是森林害虫中发生量大、危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松毛虫的相关防治技术吧!

【1】松毛虫外形特征:

幼虫具长毛,中、后胸有毒毛。末龄幼虫体长47~100毫米。体色有棕红、灰黑、黑褐、烟黑、灰褐等色,花斑明显成不明显,两侧有长毛,全体满布白、黑、棕色长毛或短毛。

成虫呈枯叶色,前翅中外横线双垂,波状或齿状,亚外缘斑列深色,中室端具小白点。雄蛾触角近乎羽状,雌蛾呈短栉状。阳具尖刀状,表面多有小刺,抱器发达。

卵几十粒或几百粒成一堆或排列成行。初产为黄色、淡绿,渐变粉红和紫褐色。

【2】种群分布

广泛分布在中国全国各地松林、云杉林、冷杉林等针叶树种

【3】防治方法

1.营林技术措施

(1)营造混交林

在常灾区的宜林荒山,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对常灾区的疏残林,保护利用原有地被物,补植阔叶树种。林间要合理密植,以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

(2)封山育林

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应进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

(3)抚育、补植、改造

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松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伐,保护阔叶树及其他植被。

(4)物理防治

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法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5)化学药剂防治:

推荐使用淇林广正或者树虫一次净一瓶兑水300斤喷雾防治

这样防治,再也不用担心松毛虫危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