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习俗的另一面,农耕文化智慧,是祭祀先祖,也是善待自已
时间就要进入农历七月,很快就到中元节了。对我们六零后这代人来说,中元节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吃,而不是“鬼”。提到中国的传统的节日,大多数与吃有关,没有吃文化的节日,在历史的长河中都逐步被淘汰,而与吃文化有关的节日,则长盛不衰。
民间有句俗语:“阴阳打望七月半,活人望吃,老人望钱。”这是过去农耕社会的真实写照。这里的“老人”即死去的先人,“钱”即冥钱,“活人望吃”就是七月半祭祖时,如同过年一样,有大鱼大肉可食。事实上,民间把七月半称之为“过年”,过“冥阴年”。民间说世上有两个年,人世间过春节,阴间鬼过七月半,事实上都是活着的人在过年。
说到中元节,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把此节与“鬼”联系起来,称之为“鬼节”,即“鬼”过节,或者“鬼”过年。也因为带了一个“鬼”字,在现在的人看来,中元节既带有神秘色彩,也带了迷信色彩。
中元节也是佛教中的盂兰节,其形成要远远地晚于“鬼节”,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中元节与“鬼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此文也就不作讨论,只说从我国土生土长的“鬼节”。
1、“鬼节”之称的有意含糊与自相矛盾中元节的正式俗称为七月半。从民俗角度的来看,民间既普遍称七月半为“鬼节”,而自家过节时,又忌讳把七月半称呼为“鬼节”,中元节期间忌提到“鬼”字,委婉地说是阴间的人过节。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人们认为阴间分为两类人。一是有后代祭巳的,二是没有后代祭巳的。
有后代祭祀的,自然不能称之为“鬼”,而是称祖先、先人、老人等。民间认为把先祖称为“鬼”,是对他们的大不敬,从感情上来说,人们也很难接受。因此,把祖先称老人等是最中庸的办法,即老去的祖先。也有抬高祖先地位的,称祖先为祖神,把祖先神格化了,但从未有人把祖先称为“祖鬼”或“鬼”的。比如说,民间有“神三鬼四”之说,也就是祭巳时,给神行三拜(或三作揖)之礼,给鬼行四拜之礼。民间祭祀自己的祖先时,只能行三拜之礼,绝对不能行四拜之礼,不可以把祖先当鬼来祭拜,不然会闹出笑话来,成为不孝子孙。
对没有后代祭祀的,人们就有点不客气了,称他们为孤魂野鬼,意思是“无家可归”,即无后人祭祀他们,他们只能到处游荡。这里的“家”指的是活人的家,即阳宅。
这种观念是中国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观念衍生出来的,与清明节时坟地里的有主坟头和无主的坟头一样,有主的坟头有人扫墓祭祀,无主的坟头草木葱郁,树木成荫。
2、四大“鬼节”的演变我国民间素有四大鬼节,即上已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也有的说是三大鬼节,上巳节不算是鬼节。
上祀节为古代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为三月三,是古代的辟邪敬神的巫术活动,即“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到唐朝后逐渐贵族化,也可能太过于“文化”了,没有“吃文化”做支撑,失去了平民百姓的社会基础,没有了农耕社会传承的载体,到宋朝后开始消失,只在历史典籍里留下了这个节日名字。也有民俗学者认为,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相距的时间太近,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三节合一为清明节。
寒衣节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等,因为冬到要来临,怕在阴间的亲人寒冷,因此,这天要烧衣服给他们送去,叫送寒衣,同时还要烧包封(又称包袱),也就是寄冥钱。寒衣节在唐宋时期的民间是比较隆重的祭祖节,到了明清时期,一些习俗,如祭祀活动、烧包封逐步转移到了中元节。不过寒衣节至今没有消失,我国还有少数地方依然还有寒衣节,但大部分地区已没有此节,而只有中元节。
3、中元节是民间两个最丰盛的年节之一中元节不管是吃的丰盛程度,还是过节的休闲时间,都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民间节日。时间从七月初十开始(有的地方从十一开始),到七月十四结束,真正的七月十五则没有人们什么事了,据说,所有冥间之人都集中到阳州(一说扬州)看大戏、游玩去了。这样算起来,节日的时长一般都是五六天。
在节日期间,因把祖先“接到”家里来了,每天的早晚都要用好酒好菜“接待”,每餐都不能用剩饭和剩菜,必须是新鲜。这些祭祀过的酒菜,祖先当然不可能吃,按民间说法,他们只享用气味,实物都是家里的人享用了。因此,每个家庭在做用来祭祀的酒菜时,要考虑的不是祖先一餐能吃多少,而是家庭有多少人口,一餐要吃多少。如此看来,活着的人是主要的,祖先只是一种象征性的。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每逢七月半,一家人都高兴快乐。一些无神论的年轻人,吃到好酒好菜时,直言不讳地说,老祖宗真聪明,这哪里是阴间人过年,分明就是阳间的人在过年。的确如此,中元节期间,酒醉饭饱的都是世间之人。
4、农耕文化,不忘先祖,也是善待自己对于中元节,古人为什么要安排这么长的时间,每天每餐都有好酒好菜?这种安排尤其在我国的水稻主产区比较突出。
过去生活比较清贫的年代,很多人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常有人半开玩笑地说,老祖宗的这种安排很合理,这不是敬“祖先”,而是敬自己。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过去老百姓的生活比较贫穷,一年只有过节时才能吃上肉。中元节正好是中稻收割前夕,过完中元节,一般的年份来说,秋收就开始了。秋收是比较累的农活,俗语说“有毛男人怕八月”,说的就是男人在秋收之中的劳动强度。
秋收需要加强人们的体力。中元节连续几天的好生活,正好补充了人们平时的营养不良问题,养好了身体,为秋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元节不只是带有迷色彩的祭祀活动,而是古人通过节日的合理设置,与农业生生结合在一起,使人们的体力得到及时补充,中元节就像是人体的一个加油站。
老祖宗还安排了下一个加油站,那就是中秋节,正是秋收之后,人们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又迎来了一个节日,又可以趁节日的机会吃些好的,补充体力。从农耕社会的时代特点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农耕智慧。
5、古代的节日,农耕是载体,失去农耕文化意味被淘汰纵观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无不与过去的农耕文化相关联。春节,春季来临的节日,吃是为了给春耕生产打好基础。清明节,水稻种植区的人,过完节后就开始开犁播种。在人们的印象中,清明节好像与吃无关,其实也离不开吃,有祭祀就有吃的。大大小小的家族集体扫墓,都有聚餐,离不开好酒好菜。端午节,也离不开吃,且正好是水稻抢插完毕的时候,需要补充。
有一些上古就有的传统节日,因没有与农耕文化有冲突, 自然也就被历史和劳动人民所淘汰。如上巳节,到唐代贵族化以后,以春游为主,游玩与劳动生产没有关系,劳动人民不认可,只有淘汰。又如寒食节,民间不能烧火煮饭,贵族家庭做得到,平时也闲得无聊,吃几天冷食也无所谓,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民做不到,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寒食节,古时人们对此节比以中元节还要重视,还多的后来中元节的习俗,其实就是寒衣节的习俗,但其时间点设置不对。农历十月,基本上进入农闲时期,与农业生产有点脱节,民间也就把重点转移到了中元节。实际上,大部分地区是将寒衣节和中元节合二为一,只过中元节,不过寒衣节。
总而言之,希望我此文,能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用另一种思维方式,辩证地全面了解庆文化,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了解我国古代农耕文化智慧。
本文由关山听风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