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过七十大寿,为什么要躲起来,这是为什么?有何讲究?
人生七十古来稀,女人过七十大寿,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讲究。就是在一个地方,方圆百里内,地方风俗的多样性,也会有不同的讲究。这里说说我家乡湘西南的风俗,如果你家乡风俗不一样,仅供参考,可忽略。
1、女人过七十大寿的年龄老人过寿的年龄一般逢十,从五十开始,比如五十、六十、七十等,称为“大生日”,不是逢十的生日称为“小生日”。“大生日”上了五十岁后称寿(有的地方六十才称寿),“小生日”不管多大年纪,都称为生日。
男女做寿有区别,女做实岁,男做虚岁(虚岁指人在娘肚子 里时算一岁,实岁则不算娘肚子里的时间),俗称“男上女满”。“男上”指虚岁逢十。比如说,男人实岁为六十九,虚岁就是七十,过寿年龄为实岁为六十九,而实岁七十只能算“小生日”。民间称之为“上”,男人实岁六十九岁生日那天,称“上七十”;女人则逢实岁七十过寿,称之为“满”,女人实岁七十岁生日那天,称“满七十”。
2、六十七十皆称大寿旧时,人们生存条件很差,再加上医疗卫生条件差,年轻时劳动强度大,冬天保温条件差(主要是衣服被子单薄),人步入五十以后,衰老得比较快,患病最多的是气管炎,随着年龄增长,转变为肺心病,大部分的人只能活到六十多。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称为“古来稀”。因此,六十花甲之年时称大寿,到七十岁时依然称大寿,八十岁称上寿,九十岁称老寿,一百岁称期颐,逢十的生日都要办盛大寿酒。办寿酒时,家里可贴寿联,请鼓乐唢呐、可以拜寿,接受外嫁女的抬盒等。办寿酒时,男女老人规矩的差别不大。
3、旧时,七十岁前夕两件东西必须办齐人老后,纵有千顷良田,万间大厦都带不走,所需要的东西无非两样:一是棺材板一副,称寿木、寿材、老木、老屋、千年屋等。二是寿服,含衣服、鞋帽、寿被等。
棺材板一般由儿子负责,以父亲五十岁为标准,就要准备棺材的木材,母亲年龄不限,一般跟着父亲的一起置办。五十五岁后可做棺材。做棺材时,如父母都在,不可成单,要两人的一起做。寿服由女儿负责,到六十岁年龄可做寿服,一般也以父亲年龄为标准,父母的寿服一起做。过去的寿服要人工缝制,是女儿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要做得精美一点,花费的时间就比较长。
人在五十、六十生日时,对这两件东西还比较忌讳,一般不会过问。到了七十寿辰时,娘舅和村里的邻居要对这两件东西进行验货。也就是说,人到七十岁数,这两件东西必须置办齐全,否则就会遭到责怪。
不过,现在家乡的习俗已发生变化,棺材和寿服有专门的店铺销售,不用为这两件事操心了。而殡葬改革后,人死后大多实行火化,棺材也用不着了,只需一个骨灰盒。
4、有父母在人的老人,到七十依然是小孩旧时规矩,只要父母还健在的人,不管是六十、七十,哪怕是八十,都不能办酒寿祝寿。男人只讲自己的父母,如健在不可请办寿宴。女人则双方的父母都要讲,公婆及自己娘家父母只要有一个健在,就不能办寿宴。
民间的说法,只要父母还健在,哪怕你年纪再大,你依然是小孩子,既不能称老,又不能在“大生日”时称寿,大小生日都不能请客办宴席请客,接受祝贺。否则,被认为是对父母的不敬。也有说,如果父母还健在,儿女给自己做寿,是对父母的不孝。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孝文化,以孝传家。
现在我家仍然流行这种风俗。有的父母近百岁,儿女八十岁时,依然不能过生日,更不说是过寿了。不过,像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5、女长辈过七十大寿为什么躲起来?母亲过七十大寿,子女为表孝心,张罗为老人做寿酒。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在临近七十大寿日子,老人玩起了“失踪”,躲起来了,让儿女们猝不及防,民间将这种民俗现象叫“躲生日”。寿星都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这寿酒还办得成么?
也就因为有这样的地方习俗,每当女性老人要过七十大寿的时候,亲戚朋友会问,给不给老人办寿酒,儿女大多心里没底,不好意思说不办,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办。
有人说女性老人躲避过七十大寿,是为了“避七”,主要是受过去“七出”的影响,因而忌讳。这种说法有牵强。其实家乡习俗,并不只是七十大寿才“躲生日”,也不只是女性老人才“躲生日”,男的也一样在七十寿辰要“躲生日”。而有的人是逢生日必躲起来,不管是大生日还是小生日,就是忌讳过生日。只不过躲避七十岁生日的人要多一些而已。其说法是躲避生日可免灾,可增加阳寿。这自然是一种迷信说法,不足为信。实际上,老人们是怕麻烦,不想让子女为他们办寿酒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低调做人。
6、祝寿礼物的讲究过去习俗与现在有点不同,祝寿时,用出去的钱一定要比收到的钱要多,叫去财延寿,积财损寿。因此,祝寿时,民间重物品,轻钱财。事实上,过去人们只是想在庆寿时热闹一下,不在乎送礼的多少。
比较亲近的亲戚,比如女性娘家的兄弟、侄子要做牌匾和对联(过去为木制刻字),上面写的都是祝寿的吉语,比如给女性老人的,一般牌匾上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蓬岛春蔼、寿域开祥等。
比较疏远的亲戚或朋友,一般送布匹,另加寿面、糕点等,布匹称之为寿帐。女性晚辈还要给老人送自己做的鞋子,我家乡的“鞋子”谐音为“孩子”,寓意老人子孙满堂。
祝寿时,一般主人家里要回礼,祝寿的人不能拒绝,这叫“送财延寿”。
现在这种习俗已有变化,牌匾、对联、寿账已过时了,没人送了,庆寿也喜事简办。
7、座席安排的讲究女性老人都有娘家。凡是娘家人来祝寿,不管亲疏,在寿宴上,一定要把娘家的客人安排在上席,其次是远客和贵客,再次是村里邻居和朋友,最后才是自已家族的人(男性一般安排在客座上陪客,大多是女人和孩子)。
拜寿时,如果老人夫妻健在,要夫妻俩并坐,接受子孙跪拜(子孙必行跪拜礼)和晚辈行礼(晚辈只行鞠躬礼)。寿宴上也是一样,寿星夫妻要一起坐在上席的主要席位。
女人过七十大寿还有送礼、行为、穿着、语言等禁忌的讲究,与男人过寿时没有区别。现在提倡新风尚,一些老规矩已适合新时代要求,这里也就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