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俗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你了解其真实含义吗?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这句农村俗语,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上了七十岁的老人,晚上不能留他在家里住宿,上了八十岁的老人不能在家里留他们吃饭。主要原因是怕老人出意外。
其实民间还有一句“九十不留坐”,也就是说上了九十的老人不能让他们在家里坐,同样也是怕老人出什么意外。
旧时,我国民间不是崇尚尊老吗?老人上门来了,尤其是上亲戚朋友家的门,按理要热情接待才是,这样说不是有违我国民间的待客之道吗?
这句俗语要根据旧时的社会背景,从家属、亲戚朋友、老人多个方面来分析。
1、从亲戚朋友方面来看旧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比较低,据社会学家的统计,也就五十五岁到六十岁的样子,七十岁称古来稀,也就是说能上七十岁的老人很少,上八十的人就更少了。这两个年龄段的老人身体衰弱,机能退化,按民间的说法,他们就像熟透了的梨子,哪个时候从树上掉下来,谁也说不准。
虽然旧时老人如发生意外,一般像这种年纪的人,人们不至于往有意谋害老人方面去想,事实上那时的人们也很少这样想,但从民俗禁忌的角度来说,如果老人在家里发生意外,会给家里带来一片阴霾。主要有两种:一是如果外人在家里发生严重性的意外事故,人们认为会给家里带来多年的不好运气,这当然是迷信说法,但心里的阴影是存在的,也是不可否认的。二是做好不得好,怕老人的子女怪罪。如果老人出现意外,遇到讲道理的老人的子女还好说,遇到胡搅蛮缠的人家,自己会深陷纠纷之中,真是“口含苦李子,有话说不出”。
因此,作为亲戚朋友,包括同村的邻居对年纪大的老人上门,嘴上不好明中拒绝,心里时刻保持警惕性,直到老人出门走了才松口气。
2、从老人的家属方面来说旧时,老人上了七十八十,子女一般是不允许他们走亲访友。主要原因是:一是老人如在外出现意外,特别在家以外的地方去世,按民间说法,一般不能算有福之人,也就是不能善终。只有在家里去世的老人,又达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算有福之人。二是民间有很多地方,在外面去世的人不可以进村,更不能进屋,即便年纪再大也是如此,被称之非正常之事 ,只能在村边草草办理后事。三是怕老人在路途中出现各种意外。四是上了七十岁、八十岁的老人还在外面走亲访友,会被外人认为子女不孝,老人在家不得安生,才往外面跑,在村里村外的名声不好。
也就是因为如此,一般老人的子女要与亲戚说明这些,让亲戚朋友不要接待。这也成为了民间不成文的规矩。
3、从老人自身的角度来看现在农村很多年轻人都住到城镇里,他们都想把老人接到城里一起住,有些老人任凭儿女怎说,他们都不愿离开老家老屋。人们认为是“老人怕死”,其实不全是,准确地说,他们怕死在外面,没有了归属感,好像失去了根。当然,这部分老人属于那种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的人。
旧时,老人上了年纪,他们自身也不愿出门,怕出门后发生意外,进不了村,回不了家,成为无福之人,因此对出门很忌讳。有的老人外出时,拒绝在任何地方过夜,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里。
4、难道七十岁八十岁的老人就真的不能走亲访友?旧时,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的说法,难道七十岁八十岁的老人就失去了走亲访友的权力吗?旧时的人不是太没有人情味了吗?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这种说法只是相对那些独自出门的老人来说的。因为独自出门的老人,如果留宿和留饭,出现意外后,说不清楚。
旧时民间规矩,上了七十八十的老人走亲访友,必须要有个陪伴,也就是家里要有人陪同前往。一是在路上好照顾,二是到亲戚留住留饭,别人家也放心,就是出了意外,有人作证。因此,旧时的老人,如果没有子孙陪伴,他们一般不敢独自一个出门,即便出门,别人也不敢接待。
我们从明清时期的白话文小说中,常看到这样的描述,老人出门时,一般身边都有儿孙陪伴,除非是一些孤寡老人,家里没有亲人。说明这种规矩在古代就形成了。
旧时这种儿孙陪同老人出门的规矩,今天科技发达的社会,依然没有过时,人老了身边就应该有亲人的照顾,让老人出门时有一个可依靠的人,这也是对老人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