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农村俗语“好笋钻出篱笆外”是古人一种感叹,他们感叹什么呢?

我国农村有一句俗语:“好笋钻出篱笆外”,有的地方又说成是“好笋钻出笆外”,是一些地方的惯用语,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比喻自家的人和物最终不属于自己。

农村俗语“好笋钻出篱笆外”是古人一种感叹,他们感叹什么呢?

1、“好笋钻出篱笆外”的字面含义

好笋,指长势很好,非常健壮的竹笋。民间既然有好笋之说,自然也就有孬笋之说。好笋是指既健壮又能长大成为竹子的笋,孬笋指竹笋虽然钻出了地面,但长不成竹子。以楠竹为例,一般竹园内,到了清明节前后,竹笋就会破土而出,人们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

那些破土而出的竹笋,只有大部分可继续存活,往上长,最后变成竹子,还有一小部分,从土里出来后,就终止往上长了,定格在那里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就会腐烂。

有经验的农村人,可判断出竹笋的好与孬。一般来说,在早晨,人们可看出哪些竹笋可长成竹子,哪些竹笋长不成竹子。凡是笋叶片上和笋壳上布满露珠的竹笋,就是好笋,能长成竹子,而笋叶片上和笋壳上没有露珠的竹笋,就是孬笋,会坏掉。因此,人们一般趁早把孬笋挖掉,用来食用。

钻出篱笆外,其实是一种界线的说法,一般来说,农村的竹园和竹山不像菜园一样,怕家禽和家畜进去搞破坏,用篱笆围起来。大多数的竹园和竹山在与人相邻的四至地界做好界线标志就可以了。篱笆外,也就是界线之外。

竹子是靠根繁殖的植物,竹根,俗称竹鞭,位于地表之下。竹根延伸到哪里,竹笋就从哪里长出来,并长成竹子,然后继续向没有竹子的地方扩张。这样就避免不了,自家竹园和竹山的根延伸到别人家的地盘上,竹笋生长自己家地盘之外。按农村规矩,在竹园和竹山界线以外生长的竹笋,在谁家的地盘上长出来,就属于谁家所有。“好笋钻出篱笆外”就是自家竹子的竹鞭在别人土地上长出好竹笋,再好的竹笋也只能是别人家的,不属于自己。

农村俗语“好笋钻出篱笆外”是古人一种感叹,他们感叹什么呢?

2、“好笋钻出篱笆外”所含的比喻意义

在农村,“好笋钻出篱笆外”的比喻两层含义:一是比喻新一代;二是比喻拔尖的人才。

一、感叹好女儿须得出嫁。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很优秀。旧时,儿子与女儿有别,儿被称为“自家的人”,女儿被称为“别人家的人”。我国的传统观念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儿子要娶妻进来,女儿则必须嫁出去。女儿即使再好,再优秀,哪怕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要嫁出去,俗话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反成仇”。俗话又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就属于人家的人了。女儿嫁出去后,称娘家为“外家”,丈夫家才是自己的家。

不过,这是旧时民间的一种旧观念,如今人们的观念变了,一些独生子女,或者子女少的人家,留在家中越来越多,只要把男女双方的关系理清就行了。从培养子女方面来说,父母把女儿和儿子一样对待,女儿教育得好,非常优秀同样是父母的骄傲。

农村俗语“好笋钻出篱笆外”是古人一种感叹,他们感叹什么呢?

二、感叹子孙无能,而外孙(甥)却人才辈出。

女儿嫁出去以后,繁衍的子孙,出的人才很多,而本是同根生的自己家里的子孙后代,却非常平庸,不成器。这种情况往往令人感叹。在民间一般把这种情形称之为“旺女”或“顾女”,也就是说,自己的祖先在荫庇后代时,搞错了方向,不是荫庇自己的子孙,而是去荫庇外嫁之女的家里去了。

民间也因此形成了诸多“防女甚于防贼”风俗,这里指的并不是防范女儿偷什么东西,而是防范外嫁女偷走“祖荫”,使祖宗只荫庇女儿家,不管自己家里。

比如,我国民间有很多地方除夕夜有祭祖的习俗,有地方要把家谱轴子挂出来,有的地方则直接搬出家谱,还有的地方则挂祖先画像。这些祭祖的东西,按我国古俗,应在整个春节期间都要放于厅堂或堂屋内,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然而,我国很多地方,一般放到初二的早晨就收了起来,因为初二是女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目的是为了不让外嫁的女儿女婿及外甥一家看到,防止他们把“祖荫”带走,会造成祖先只旺女儿,不旺儿子。当女儿女婿一家回去后,又重新摆出来,直到正月十五送走祖先后才收起。

又比如,我国有一些地方习俗,女儿嫁出去以后,禁止上娘家的祖坟。还有一些地方,只准外嫁女在父母新近去世的三年可上新坟,三年之后,就不再允许给父母上坟扫墓了。民间的说法是,女儿最心疼父母的人,也是父母最牵挂的人,一旦让嫁出去的女儿上坟,坟墓中的老人只“顾”女儿,不“顾”儿子。女儿家里会多出人才,儿子家里出不了人才。

这些说法自然是旧时的迷信观念和旧习俗,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一些旧的封建思想和迷信观念在民间已逐渐淡化,有的已经消失了。

现在一些家庭的儿女本来就少,有一些男孩对祭祖和扫墓这种传统习俗不感兴趣,有的男孩认为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倒是一些女儿心细,富有感情和人情,怕祖先没人打理,怕祖坟长满荆棘和树木,念念不忘祖先,无论是在祭祖还是清明扫墓,从代替家里的男孩履行职责,变成了自己的一种责任。时代在变,人的思想观念也会改变,民间习俗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常动不息的。

农村俗语“好笋钻出篱笆外”是古人一种感叹,他们感叹什么呢?

3、感叹本地或本单位培养的人为外地人所用。

有一些本地或本单位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本地或本单位时,因种种长时间默默无闻。可他们一旦走出去,找到了发挥自身才干的机会,很快就声名鹊起,成为某领域内的领军人物,或者杰出人才。而本地正是急需这种人才,有人只得感叹说:“好笋钻出篱笆外”。民间也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肥水流向外人田”。

其实这种感叹也是徒劳,“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只能怪本地没有人有伯乐眼光,没有让人才正常发挥才干的土壤。就像竹笋一样,在自家竹园内,土地贫瘠,众多竹笋拥挤一起,长出来的竹笋也就很平庸,可一旦竹鞭钻到篱笆外,土地肥沃,自然就能生长出健壮的竹笋。这种道理很多平时似乎很明白的人,不会真正地明白,只有篱笆外健壮的竹笋破土而出,成长出类拔萃的竹子时,才会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