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偷菜,初一偷鞭炮,乡村独特的年味,你家乡还有多少呢?
过去,农村老人常说:“小孩盼过年,大人愁过年”。如今常听身边的人说,或者在网上看到有人讨论:现在的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果真如此吗?
过去一个“愁”字,说明过去上了年纪的人,把过年看得很重,主要是想让孩子们、年轻人过得快乐,自己过年味道无所谓“浓”和“淡”。
那些年代,农村的生活水平不高,物资匮乏,作为孩子的父母,更多地想着孩子,“愁”中有乐,“愁”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们的年过得快乐,也就是过得有年味。
前几天,我们几位同事在一起聊天,聊的话题就是现在的年味,到底是比以前浓了还是淡了的问题。一位女同事回忆起她小时候过年经历,她说的话让我感到很震撼。她说,她并没有感到现在的年味淡了,因为只要父亲在家里,家里的年味就依然还是那么浓。
她回忆起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每当年三十夜,他父亲用锅子烧一锅水,倒进一个大木桶内,然后把她们三姐妹一个一个地放在木桶内洗得干干净净,将她们提出了木桶后,就给她们穿上一身新缝制的衣服,然后就挨个地给她们发压岁钱。她认为这就是浓浓的年味。当时,她们家里与很多农家一样,生活并不富裕,但她父亲总是能想出办法,通过各种细节,把家里过年的气氛搞得很浓。
她长大后到到外地参加工作,但每年过年,她都要回到父亲身边。在她的心目中,父亲的身上总有着浓浓的年味。 她说,只要父亲在,年味就永远在。
同事的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同时也给了我对年味的浓淡,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
下面让我也来回味一下小时候的年味。
时间要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地点,我的家乡湘西南山区乡村。
1、年三十“偷”菜家乡大年三十有一种奇特的年俗,叫“偷”菜。偷菜又称偷青、偷春。家乡农村的说法,人们认为偷菜即偷“财”,偷菜会让来年财源旺盛。偷青,即偷春,是说自家的春天比别人家来得早,来年的庄稼收成会获得丰收。
地方有这种偷的传统风俗,快到除夕时,一些人家往往把自家菜地里比较好的菜都收回家。为了除夕晚上偷菜不落空,大年三十的白天,人们就要派人到别人家的菜地去侦察一番,瞄准有菜的菜地,以及行走的路线。俗话说“到了年三十,家家有三十条路”,形容家家都在为年夜饭忙碌。这项任务自然就落在小孩子们的肩上,小孩子就成了家里理所当然的小侦探。
到了晚上,有的人家以小孩为主,有的则全家出动。人们背着竹背篓,由小探带路,直奔瞄准好的菜地偷菜。
偷菜也得讲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也成不了乡村民俗。其中的规矩为:一是偷菜时不能点灯,也不能打手电筒,也就是说,不能有任何光照,只能是摸黑。据说,拿了灯光去偷菜,叫走光,不吉利。二是到别人家的菜地里,只可摘菜,随便什么菜都可以摘,但不能毁坏别人的菜地。三偷菜时不能说话和声张。如果碰到别家的人也来偷菜,不能打招呼,你偷你的,我偷我的。偷菜时与别人相遇是很正常的事,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有人出来偷菜,自然就能碰到一起。
按家乡说法,自家菜地里的菜被别人偷得越多越好,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不仅菜地会获得大丰收,其他的庄稼会丰收。因此,被偷掉菜的人家,不但不能骂,心里还喜滋滋的。
一般来说,别人家的菜地在收菜时,会特意留下一些让别人偷,免得让偷菜人打空手回家,年三十不吉利。不过也有一些人家,特意捉弄人。当他们发现有人到他们家的菜地打主意时,突击性地把菜收了,让偷菜的人扑空,显得很沮丧。他们则躲在一旁偷偷地乐。
不过,小孩子是最机灵的,他们不可能只看一块菜地,而是侦察了多块菜地。一旦一块菜地扑空,他们立马转到别一块菜地,一定要有所收获才能家。
把菜偷回家里,当收获颇丰时,一家人都非常高兴。 大年初一的早饭,人们一定要把偷回家的菜用来做饭,预示一年四季清(青)洁,无灾无病,家人平安。
年三十偷菜,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也成了最美好的回忆。如今,家乡这种偷菜风俗依然还在一些村子存在,但越来越少了,主要是现在的年轻人认为这种做法没有任何意义了,还不如刷刷手机,或者看看春晚。
2、大年初一“偷”鞭炮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没有电视可看,更不用说低头一个人玩手机了,手机还没有诞生。
男孩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手里有几串小鞭炮,把小鞭炮的辫子解开,然后一个一个地点燃抛出。没有鞭炮的小孩,只好到地上去捡一些小哑炮,从中间折断,让火药露出来,围成一个圆圈,点燃其中一个,其他的都被引燃了。声音像是人在偷偷发笑,人们习惯叫“笑炮”。
按家乡的传统风俗,大年初一这天,父母是不会给小男孩鞭炮玩的,让他们自己去“偷”家里的。
大年三十夜,父母除留出开门的大小鞭炮,和别人来拜年时迎接的大小鞭炮,其他的鞭炮都“藏”起来了。目的就是让家里的孩子在大年初一“偷”鞭炮。
家乡对这一民俗的说法,人们认为,家里的孩子大年初一“偷”家里的鞭炮,越“偷”家里越“发”。也有的人说,这是让孩子“偷”春,或者叫“找”早,春天早来到,孩子在新年里身体就会很健康。
父母藏鞭炮时,有一定的讲究,藏的地方不能太明显,太明显了等于没有藏起来,孩子不用动脑筋就能轻易找到,但是也不能太隐蔽了,让孩子找不到。如果大年初一,家里的小孩始终“偷”不到家里鞭炮,人们认为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 因此,家里的孩子找不到所藏的鞭炮时,要及时给与暗示,让他们找到。
现在家乡的男孩用不着“偷”家里的鞭炮了,往往父母心疼孩子,各种各样的鞭炮,买了一堆。可有的男孩连花炮也不想放了,捧着父母的手机,都懒得动。
3、大年初二给外公舅舅拜年的艰难与快乐大年初二给外公舅舅拜年,按家乡的说法,是皇帝朱元璋开金口定的日子,不管红道日还是黑道日,百无禁忌,也就是说大初二是个外甥给舅舅拜年的吉日。后来改朝换代了,但朱元璋的话在农村依然是金口玉言,作为一种民俗传统,人们至今还在恪守。
家乡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的说法。初一崽,意思是说,初一给本家族内的长辈拜年,有寄名父母(北方称干爹妈)的要给寄名父母拜年;初二郎,郎即女婿,女婿给岳父母拜年,这里同时包括了外孙外孙女给给外公外婆,外甥外甥女给舅舅拜年;初三初四拜姑娘,我们家乡的姑娘不是指年轻女子,而是指外嫁女,如姑母、姑婆等。比如说,我国的苗族四八姑娘节,不是所有女人的节日,而是外嫁女人的节日,娘家要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来过节。
那时候,在家乡农村,初一崽,初二郎都能做到,初三初四拜姑娘就很难做到。因此,大年初二,我们到外公家去了,姑表们则到我们家来,很难碰到一块。
初二到外公家拜年,有两难一快乐。两难,即去的路上难,回家的路上难;一快乐,就是在外公家过得很快乐。
那时,到外公家拜年,按地方传统,我们给外公五服内的亲戚都要带礼品。那时的礼品就两个字“很重”,这个“重”并不是有多珍贵,而是礼品很笨重。
一般来说,一份礼品有一块猪肉(三斤以上)、十个糍粑(四斤左右)、一斤白糖,加起来就有八斤右左。就拿我到外公家拜年来说,外公家五服内的亲戚就有二十多户,要二十多份礼品,重量两百多斤。另外还要加鞭炮的重量二十来斤,家里三兄弟一起出动,都是八九岁到十多岁的小孩(更小的时候,有父亲陪同),要带这么到东西走二十里的山路,翻山越岭,想想我们有多难。有时,我们走到半路上,三兄弟都被压得哇哇大哭。这些东西又不能丢掉,最多也就在路上把鞭炮放了些,稍减轻一些负荷。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一早出发,近黄昏时才坐渡船过河到外公家,又饿又累。
到了外公家,吃了饭后,我们实在走不动了,但外公说,赶在初二要把亲戚家的走完。他说,初三日子是“拦路虎”,对小孩不好,不能出门拜年。于是,在舅舅的带领下,一家接着一家的去拜年,等全部走完,夜幕降临了。
我们三兄弟在火塘边烤火,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后来,很多亲戚来到外公家把我们吵醒了。他们是来“约饭”的,也就是确定我们兄弟那个日子到他们家吃新年饭。按照家乡习俗,我们到谁家吃饭,就要吃一天。亲戚有二十多家,我们拜年在外公家不过住六七天,全部亲戚家里都吃到是不可能的。于是,二十多家只好拈阄,从大年初三开始,到正月十五为止。
我们住在外公家里,轮到哪家,早清到上门把我们接过去,晚饭后把我们送回来。这有点像当时社教干部蹲点吃轮饭,但社教干部吃的轮饭,是体验群众的疾苦,生活自然不怎么样。我们是“外甥大爷”(家乡对外甥的爱称),是来拜年的做客的,好饭好菜管够,每天还要坐在酒席的上座(这也是家乡正月接待外甥的礼节,即看重外甥就是看重嫁出去的姑娘)。
有的亲戚不太讲“规矩”,把我们兄弟哄骗到他们家里,早早地就把酒席摆上,等当值管我们饭的亲戚来喊我们吃饭时,我们已经吃上了,那位亲戚只能干瞪眼,自己也不得不一起坐下来一起吃。
俗话说“拜年拜到初七八,主家有酒无肉呷(吃)”,初二出门时,父母也是这样交代,其实就是给我们回家的期限。到了初六,外公无论怎么也留不住我们了。
回家的路途又是一次艰难的行程。我们给每家亲戚带来的礼品,他们只是调换了一下。比如说,猪肉我们拿来的那块,亲戚收下了,但换了一块他们自己家的,重轻差不多的,糍粑、白糖也是一样,只是换了一下。也就是说,除了鞭炮,我们背了多少来拜年,还得背回家去。至于鞭炮,则换成了钱,亲戚给我们的压岁钱,我们家乡风俗,不叫压岁钱,而是称外甥(孙)拜年的“鞭炮钱”。
其实这哪里只是“鞭炮钱”,比买鞭的钱多出了一倍。在那个农村比较贫穷的年代,哪家都不容易,可娘舅家对外甥格外看重。如今想起来,心里总觉亏欠了他们,我们长大后,手里比那个年代宽裕多了,可我们又孝敬了他们多少呢?长大后,自已娶妻生子,拜年都是到岳父母家,很少去看娘舅。这就是农村老话说“讨了老婆忘了娘。”事实上,娘是怎么也忘不了的,倒是把娘舅给忘了。难怪农村老话说“外甥狗,吃了夹着尾巴走”。
现在乡村交通发达,去拜年开着车子,用不着费那么大的力气了。再说,现在拜年简化了,时间缩短,礼品没过去那么土了。外孙到外公家拜年,吃餐饭就走了。人人都显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成人耍龙灯,小孩舞草龙上纪世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也开始复苏。当时我们家乡最热闹的就是耍龙灯和唱龙灯戏,也就是夜里耍龙灯,白天唱大戏。
家乡耍龙灯一般从年三十开始出灯,到元霄夜送灯,每晚都要走村串户,村寨之间你来我往。耍龙灯是成人的事,也有一部分稍大一点的小孩参与。小一点的孩子则舞草龙。
草龙,又称稻草龙,草把龙,用稻草扎成。村里的孩子一般从外公家拜年回来后,也就是从正月初七左右才着手扎草龙。小孩扎龙身,因为这没有技术含量,用稻草捆扎牢就行,而龙头和龙尾则是技术活,要扎得像模像样,还得由村里的老人手把手地教。
把草龙扎好后就开始舞草龙。正式舞草龙前,先草龙放到河边,从河边向村寨里走。大人耍龙灯是在夜里,小孩舞龙灯则是在白天。大人耍龙灯有大鼓、小鼓、锣、钹、号等。也仿效大人的这些行头,大鼓、小鼓用大小破水桶蒙上牛皮,或家织布做成,也有用搪瓷脸盆的,锣用铁锅盖、钹用两块小鼎罐盖代替,号用竹筒套竹哨做成。用这种东西敲打和吹出来的声音,当然没有真正的鼓锣钹号的声音好听,还有点刺耳。但村庄内的人没有谁说不是,还认为小孩子们很懂事,也很诚心。
一支舞草龙的队伍二十多人组成。小孩舞着草龙到每家每户去串门,每到一户,他们都放鞭炮“接龙”,堂屋摆了香案,点了香烛。草龙来到堂屋门,房主要给草龙作揖,并在龙头的角上系一块红布,红布上还一般贴了角票,客气的人家还贴块票。户主还要给每个小孩口袋里塞糖果和瓜子花生。出门时,还要用鞭炮相送。户主接龙的虔诚之心,以及热闹程度,一点也不输给夜晚大人们耍的龙灯。
本村家家户户串完后,有时间还要到邻村去转转,也同样受到人家的热情接待,有的人家还要把小孩留在家里吃了饭才放行。
到了元霄节那天,是舞草龙最热闹的一天。大人们让小孩到稻田里一边狂舞,一边奔跑,舞累了跑累了,大人们就接过小孩手里的草龙,继续在田里狂舞和奔跑。而村里人全部出动,拿着鞭炮来助威。
按家乡的说法,小孩舞草龙是最纯洁的举动,也是最诚心的行动。草龙是所谓的真龙,是龙灯的前身。草龙到家里可驱邪,而在田间可驱虫,让一年的农业生产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元霄节这天,在田间舞完草龙后,便将草龙放到河边烧掉,称为送草龙。烧草龙的时候,村里的大人也来到现场燃放鞭炮,和孩们一起送草龙。
如今,家乡这种小孩玩的游戏,再也没有小孩玩了,倒成了大人们的游戏,变成了乡村旅游的表演节目。
5、结束语今天,时代在发展,农村民风民俗在变化,我们为人父母,又能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年味呢?
事实上,现在的做父母的,大多想的是自己过年的年味,认为一年比一年淡,一年不如一年。而我们感到年味最浓的是过去,过去的年味恰恰又是父母给予的。那时的父母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年味浓不浓,是如何想办法让孩子把年过好,在那个时候孩子们(现在已是父母)的印象中,年味是最浓的。
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旧时的父母是这样,现在的父母还是这样,人越老,心里的年味就越淡。而恰恰是我们觉得年味越来越淡的时候,正是我们给孩子制造浓浓年味的时候。
时代在变,民俗在变,社会在发展和进步,我们不可能让小孩回到我们那个时代,回到我们那个时代的年味之中。年轻一代需要有新的年味,我们现在给他们的,我们认为是淡淡的年味,而等他们长大以后,在他们回味中,则是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