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农村俗语“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小时候快到端午节的时候,老人就要我们这些比较清闲,又爱在村子里捣乱,常常惹是生非的小孩去割艾草,还一本正经地对我们说:“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

如何理解这句俗语,旧时农村民众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面我从民俗文化角度,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这种俗语。

农村俗语“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1、关于端午节插艾草风俗的农村俗语

如果家里门上不挂艾草,一家人就变成了“老鳖盖”。一般来说,在农村,说别人是“老鳖盖”,是侮辱人的话。因此,谁也不想让家里的人被人骂。这就是我小时候对这句俗语的理解。事实上,这句俗语的含义,并不是这么简单,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意蕴。

后来,我才知道这句俗语比较古老,且还是古俗语中的一半,整句俗语是这样的:“清明不戴柳,变成老黄狗;端午不戴艾,变成老鳖盖。”

清明戴柳的习俗,在我国古代有上千年的历史。南方农村没有清明折柳戴柳的风俗。因此,在南方人们就把前半句给省略了。又因为南方家乡农村,没有在头上和身上戴艾草的风俗,只有在门上挂(插)艾草的风俗,因此,俗语中的“戴” 也换成“插”了。这样,一个“插”字就充分表现出了家乡农家的风俗。每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在门框上、屋内挂艾草。

实际上,端午节不单只挂艾草,同时还要挂菖蒲。一般把艾草和菖蒲捆扎成一小把,在门框的左右各竖挂一把,有的还要在门框的上面横着挂一把,整个门框让艾草和菖蒲点缀起来。

但是,菖蒲长在有水的地方,比如水沟边、溪水边、沼泽地等,有的村庄周围特别多,有的村庄周围很难找到。菖蒲多的地方就把菖蒲和艾草一起挂,菖蒲少的地方,就只能挂艾草,菖蒲就可以忽略。

农村俗语“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此,端午节挂艾草的人家是最多的,菖蒲和艾草为数也不少,而有少数人家只单挂菖蒲,不挂艾草。这些人家并不是找不到艾草,而是另有原因。一般来说,不挂艾草的人家,都知道家里有女人怀孕。农村人的说法是,艾草可杀死蚊虫,同样对肚子里的小孩也有杀伤力,会造成孕妇流产。在农村,这可是大忌。这种说法,纯粹是过去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凭人们想象,在农村流传的小心谨慎的一种做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因此,说归说,相信的人并不多。

“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是老人们嘴里的俗语,那时,我们小孩子有小孩子俗语,说成是童谣更恰当。比如说,“端午不插艾,死后变个猪八戒”、“端午不插艾,死去变妖怪”等,这样的俗语才符合小孩子的口味,比老人嘴里的俗语要活泼而有趣多了。猪八戒和妖怪,在小孩子的印象中,代表相貌丑陋无比,如果来生变成他们的模样,那还得了,因此,每当快要到端午节时,就自觉到野外到处找艾草和菖蒲。有时割得比较多的时候,自家用不了,送给邻居几把,心里还有一种成就感。

事实上,我国民间关于端午节类似的俗语还有很多,比如说,“端午不插艾,死在大门外”、“端午不戴艾,死了变个老鳖盖”、“五月端午不戴花,死了变成癞蛤蟆”等。

农村俗语“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2 、“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的解读之一

这里得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老鳖盖”。老鳖,即鳖,甲鱼的民间称呼,有的地方又称团鱼。老鳖盖也就是甲鱼壳,各地还有不同的名称:上甲、鳖壳、团鱼甲(壳)、鳖盖子等,为椭圆形或卵圆形,上面隆起。老鳖盖有药用价值,过去农村,有人上门收购,现在列入重点保护动物,禁止捕捉野生鳖,如今市面上的鳖大多为人工养殖。

小时候,我认为“老鳖盖”用在俗语是用来骂人的话,到后来才弄明白,那时候的理解是错误的。

那时听村里一些读过古书的老人,他能随口说去一些文绉绉有韵文,是村里公认有学问的人。他认为,这种俗语只不过是人们为了俗语押韵,能让人顺口,一种随意的说法而已,没有特别的含义。如果家里不插艾草,或者人的身上不戴艾草,人死后真的会变成老鳖盖吗?这种事在农村从来没有出现过,当然也没有这回事。老人说,除了说成是“老鳖盖”外,还可以说成是其它的动物,用来吓唬人。

老人能用唯物论的观点,而不是用迷信的观念来解释这句俗语,很难得,也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上,我国民间很多传统俗语,就是由民间的顺口溜发展而来的。顺口溜的特色就是一种口头押韵句子,句子长短不等,说起来很顺口。

农村俗语“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比如说,“清明不戴柳,变成老黄狗”,“柳”和“狗”押韵;“端午不插艾,死在大门外”,“艾”与“外”押韵;“五月端午不戴花,死了变成癞蛤蟆”,“花”与“蟆”押韵。这里的“花”并不是指植物开的花,而是五彩线,即彩绳,民间称为花绳。过去人们为了说起来顺口,把花绳简化成“花”。事实上,很多地方也把戴彩绳称为戴花。而“端午不戴艾,死了变个老鳖盖”,前后字数不等,既是顺口溜,也是俗语。

我国民间端午节插艾草,或者戴艾草,或者用艾草制成香囊挂在家中和佩戴在身上,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我们可以从各种流传下来的歌谣可以看出,这种习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面例举一些地方的歌谣如下:

湖北丹江口《唱节令》:“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艾虎上天台,虫蛇入地府。”“五月五日午时天中节,赤口白蛇尽消灭。”

山西蒲县《端阳歌》:“五月端阳节,艾虎门上贴,三杯雄黄酒,五毒自消灭。”

河南荥阳《香袋谣》:“端午节,太阳红,做个香袋来除虫。带香袋,除毒害,一年四季无病灾。”

还有《五色线》歌谣:“五色线,戴脖上,一年到头保安康。五色线,样样全,五福临门保平安。”

农村俗语“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我国古代,人们把农历五月称为“恶月”,把五月初五称为“恶日”,又称为“毒日”。古俗插艾、吃粽、喝雄黄酒、戴五彩绳、香袋等,都在以信仰的力量来驱除虫蛇之害,也就是驱除五毒(蝎子、蜈蚣、壁虎、蟾蜍、毒蛇),同时还要预防各种流行病,保护健康。

人们特别青睐端午节在家门上、家里插艾草,在人的身上戴艾草。艾草会发出特别芳香,可驱蚊蝇、虫蚁。过去,农村没有蚊香的时候,大多直接用新鲜艾草来驱蚊蝇,或者用燃烧艾草的方式来驱蚊蝇。同时,艾草又是农家常备的草药之一,有多种的用途。

3、“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的解读之二

说到驱蚊子,这里不得不再说一说“老鳖盖”。如果说,艾草是旧时代农村民众常常使用的“蚊香”,可以说,“老鳖盖”就是农村人使用的高档“蚊香”了。

在过去的农村,人们把“老鳖盖”收集起来,磨成粉末,再加入其它一些植物粉末,做成香条(与祭祀用的香一样),到了春夏时蚊子多的时候,点上几根,用来驱蚊子。

旧时,乡村有货郎担着货担上门收“老鳖盖”,既可以付现金,也可以用来兑换小商品,因此,“老鳖盖”过去的农村还是比较值钱的。就是在集体经济年代,乡里的供销合作社专门设有收购门市部,收购一些农村的中药材,以及鸭鹅毛等。“老鳖盖”拿到收购门市部也可以换钱。

农村俗语“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老鳖盖”做的蚊香,与艾草相比,因为农家蚊子太多了,其效果很难显现出来,往往无法判断出优劣。但是,艾草在农村到处有,一些人家还专门在一些空坪隙地种植,从经济上来说,一文不值。而“老鳖盖”既可以换钱,也可以换物,就显得比较值钱了。因此,农村人说“老鳖盖”是“高档”蚊香,主要是从经济上算账,而不是从效果上来说的。

旧时,农村用烧“老鳖盖”来熏蚊子,主要是因为当时农村有一种普遍的说法,人们认为,老鳖被蚊子叮过以后,必死无疑,而蚊子被“老鳖盖”的烟熏到以后,也是必死无疑。它们是“相克”的一对冤家。

这种说法,不仅民间有,古代一些学者也如此说。宋神宗时的尚书左丞陆佃,作训诂书《埤雅》。训诂,古代称训诂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埤雅》一书里是这样说的:

“(生鳖)又畏蚊。生鳖遇蚊叮则死,死鳖得蚊煮则烂,而熏蚊者复用鳖甲。物相报复如此,异哉。”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封神演义》一书中,蚊子和龟鳖就是死对头。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截教的教主为通天教主,他的座下四大弟子,龟灵圣母就是其中之一。龟灵圣母被西方教二教主准提道人收服,后来封了龟灵圣母法力,变为原形,并将她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并放在莲池内喂养。没想到这里有一只千年蚊妖,它欺负龟灵圣母没有了法力,吸尽了她的精血和元神,只剩下一个龟壳。

农村俗语“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封神演义》在古代在民间影响非常深远的一部书,书中的这段故事,让人们更加相信,龟鳖是怕蚊子的,尤其是鳖更怕蚊子。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野生鳖比较多,经常有鳖死在溪边、水沟旁和水田里。农村人认为,这种鳖是让蚊子给咬死的,不让捡回家食用。据说,鳖被蚊子叮了以后,因奇痒 无比,就到处抓,到处碰撞,身上伤痕累累,最后精疲力竭,慢慢死去。记得那时,人们在野外碰到的鳖,确实有一部分是要死不活的,只有微弱的一口气。

也就因为如此,农村人认为,“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这句俗语中的“老鳖盖”,还是意有所指的。意思是说,如果端午节那天,家里不插艾草,家里的蚊子就会很多,会叮人,吸干人的血。人没有血了就会变瘦,人死时骨瘦如柴,就像一个“老鳖盖”一样,连一点肉也没有。

民间传统俗语,常常使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这句俗语把端午节不插艾草之事夸大的目的,就是要告诫人们,蚊子叮咬会损害身体健康,染上多种疾病。而防止疾病入侵的办法,就是在家里插艾草,驱蚊虫和病害。

现在科学证明,蚊子是一些流行性疾病的传染媒介,而古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由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低,他们无法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只能用这种“吓唬”夸张手段。

农村俗语“端午不插艾,变成老鳖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至于蚊子是否能把鳖叮咬而死,老鳖盖能否有驱蚊或杀蚊的功效,古人的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我想,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相关方面的专家对此不难给出答案,由他们来回答才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我在这里就不敢妄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