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何人要避一下?

“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是一句纯粹农村俗语,大白话,从字面上来说,一点也不难懂。从民俗上来说,过去经历过这种风俗的人,对这句俗语也不难懂,但是,现在农村时代变了,这种风俗基本不存在了,一些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的年轻人就难以理解了。

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何人要避一下?

农村新媳妇进门时,“避一下”和“回避”禁忌风俗,从民俗方面来说是不同的,其民俗内涵也有一定的差别。下面还得分别介绍一下。

1、在农村新娘进门时哪些人需要回避呢?

过去,新婚那天,接亲的队伍把新娘迎娶到新郎的家,进门时有一系列的风俗讲究,其他的风俗这里就不赘言,单说说新娘进门时,到底哪些人不能出现在现场,必须得回避的风俗。

关于新娘进门回避的禁忌,在农村,不同的地方风俗上有些差异。“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各地有各地的独特风俗。本文以过去农村比较普遍流行的风俗来介绍一下。迎娶新娘进家门时,需要回避的人主要有以下四种人。

一是孕妇。在农村,新娘进门时,孕妇要回避的说法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农村人认为,孕妇平时都忌讳串门,也就是说,连普通人家的门都不让进,家里喜事,或者家里有白事,就更不让进门了。另一种说法,女人怀孕称“有喜在身”,也是喜事一桩。但是,相对结婚来说,怀孕只能算是一种小喜事,而结婚就是别人的大喜之事,称“新婚大喜”。农村俗信认为,大喜往往压过大喜,因此,小喜不能撞见大喜,否则小喜就会让大喜给冲掉。按过去农村的说法,孕妇与进门的新娘撞见了,容易造成孕妇小产。

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何人要避一下?

这是过去农村一种迷信的说法,现在农村不再相信这种说法,红白喜事也就不再忌讳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过去医学技术的水平有限,怕女人在怀孕期间,因受到外力的撞击和惊吓,或者因情绪过于激动或者悲伤,受到刺激,容易动“胎气”,造成小产。因此,一般都让孕妇在家呆着,不允许串门,更不允许到人多嘈杂和人来人往的场所去,以防万一。

现在,我们在一些公共场所,见到有孕妇时也要礼让三分,更不能冲撞她们,这是对孕妇应有的保护。当然,孕妇自己也要有防护意识,不要到不安全的场所去。

二是寡妇。过去农村,新娘进门时忌讳寡妇在场,一般来说,指中青年寡妇,如果是老年人,或者做了奶奶的人就不在忌讳的范围内了。过去的这种风俗,主要是人们因联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作用,也是一种迷信心理。结婚是人生大喜事,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兆头。除此,农村很多地方风俗,在结婚的当天,寡妇不允许进新婚洞房,也有一些地方只是不允许寡妇坐婚床,也是一种心理作用。这也是农村人希望新婚夫妇,婚后白头偕老的一种美好愿望。

三是热孝或未脱孝之人。过去,农村有“热孝不登门”之说。按照一些地方的说法,凡是家有老人新近去世,还在戴孝期间,一般是不允许上人家的门,就更不用说到人家的婚庆场所了。这就不仅仅限于不能与新娘进门时见面了,而是整个婚礼都不允许参加。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热孝”和“戴孝”风俗,有的地方期限为送老人出门之后的三天,有地方为七天,还有的地方为一个月、四十九天、百日、三年。

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何人要避一下?

人们认为新娘进门时,如果有这种人在场,很晦气,心里的感觉不好。这也是一种心理作用,人家在办婚礼,突然出现有戴孝的人,新婚夫妇及他们的家人心里肯定不舒服。新婚是人生大事,邻居和亲戚理当祝贺,这些人平时都有人情来往,因此,这些服孝期间的人虽然不能上门去道喜,但人情还是少不了的,一般让别人捎带过去,这样做是没有什么忌讳的。

四是新婚夫妇

新近结婚的夫妇不能在别人结婚时,新娘进门时不能撞面。这种风俗,一般来说是一些地方性风俗,也就是个别地方有这种讲究,一些地方则没有这种讲究。有这种讲究的地方,不仅新娘进门时不能撞面,整个婚礼都不能参加。

不同地方对“新近”一词的时间说法,有不同的规矩,有的地方是一个月,有的地方是三个月,有的地方则是百日之内。

有这种风俗的地方,其中说法是,如果新婚夫妇去参加人家的婚礼,俗称为“重婚”,因而很是忌讳。这也是一种心理因素造成的,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既然有这种风俗,就得尊重别人的意愿,免得给别人留下心理阴影。

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何人要避一下?

2、俗语中“避一下”是一种“躲新娘”的地方风俗

上一节所讲的四种人,在新娘进门时,需要回避,是不是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之中,需要要“避一下”的人呢?当然不是。上节所讲的四种人,主要是人们认为“不吉利”,因而不适合与进门的娘家撞面。俗语之中所说的,是一种与上面所说的风俗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俗,即“躲新娘”。

这种地方性的风俗,一般来说流行在古楚之地的湖北和湖南以及周边一些地区。这句俗语就是出自这些地方。其他一些地方也有类似的说法。“避一下”也就是躲一下的意思,就是在新娘从进门开始,直到送入新房(洞房)这段路程,有一些人必须得躲开,不能与新娘见面。新娘进了新房后,这些人就用躲了。这里的大门,一般指院子的大门,如果没有大门的人家则指屋场范围。过去湖北、湖南农村大多数人家不建围墙,也就没有院子大门。为了让读者更好理解这种“躲新娘”的风俗,这里不得不哆嗦几句,介绍一下这些地方的婚俗,以免引起误解。

按照这些地方风俗,新娘进门的时辰,要赶在午时(即现在的11点至13点)以前,午时不可进门,午时以后也不可进门(地方风俗,只有改嫁的女人才在午时以后才能进门)。过去,农村有拜堂(又称交拜)的习俗,拜堂的时间也不能安排在午时,或者在午时前,或者在午时之后。一般来说,大多数的交拜时间安排在午时之后。

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何人要避一下?

因此,新娘进门后,直接送入新房,新娘需要有一段休息时间,新郎则需要装扮一番(有专门的装扮礼仪)。交拜时间到了,再把新娘从新房迎出,到堂屋内交拜之后,再送入新房。

按照当地风俗,新娘只参与拜天地、父母、夫妻对拜共三拜,就可把新娘送入新房,余下的所有家族和亲戚中的长辈,留下新郎一人来拜。过去农村,拜家族和亲戚中的长辈这道程序是必须的,因为家族和亲戚来吃喜酒时,礼金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记在礼金簿上,俗称“酒礼”,大部分则在新郎跪拜时才给新郎,俗称“拜礼”。

那么,新娘进门时,是哪些人需要“避一下”?

这种“躲新娘”的风俗,同样是“十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不同的地方,人员的范围不太一样。有地方是新郎的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出嫁的除外)、妯娌(去接亲的除外)都要“躲新娘”,有的地方只要父母、妯娌躲起来就行了,还有一些地方只要母亲、妯娌躲起来就行了。

以上无论哪种“躲新娘”方式,都有新郎的母亲、妯娌。也就是说,其他人可以不用躲,新郎的母亲、妯娌必须得躲。过去,现实中大多数地方也只有新郎的母亲、妯娌才躲避,对其他人要求不是很严格。这又是为什么呢?

俗语的下半句“碰到了热脸要吵架”,道出了家里人与新娘撞面的“后果”。

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何人要避一下?

俗语中的“热脸”指新娘,即便新娘罩着红盖头,新娘进门时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新娘的脸,也称“热脸”。不过,在旧时,湖北湖南一带农村,戴红盖头的新娘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也就是家里比较富裕,要有这样的讲究。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一般没有戴红盖头的讲究,只是有专人为新娘撑一把红油纸伞,胸前挂一个镜子。因此,旧时,农村大多数新娘进门时,是能够看到她们的脸的,这样才有“热脸”之说。

3、“碰到了热脸要吵架”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有“躲新娘”地方的说法,新郎家庭成员,除了迎亲的新郎、嫂子、兄弟姐妹外,在新娘进门的时候,其他在家的人必须得躲起来,不能与新娘撞面,也就是不能“碰到”新娘。民间的说法是,如果新娘进门时,与新娘撞面,在今后一起生活的时候,很容易与新娘经常发生口角,这样家里就不吵吵闹闹。因此,有的地方将“躲新娘”又称为“躲口角”。

从现在年轻人的视角来看,过去一些农村“躲新娘”的风俗有点荒诞不经,新娘到新郎以后的生活,是否与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与“躲新娘”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来说,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情况十分复杂,有个人性格问题,也有家风家教问题,同时也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等等,就是与“躲新娘”没有任何关系。

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何人要避一下?

然而,任何农村俗语的产生,并流传下来,都有其历史背景。我国农耕时代的家庭传统文化之中,强调“家和”,有“家和万事兴”的说法,也有“弟兄不和邻里欺, 将相不和邻国欺”的说法。从表面上来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这句话带有唯心论色彩,但从本质上来看,则是农村民众长期生活中的智慧结晶。

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男权高于一切,也就意味男人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因此,旧时,人们在强调家庭是否和睦,主要讲的是兄弟之间是否和睦、父子之间是否和睦。尽管那时社会女人的地位很低,也不把女人当回事,而现实生活中,女人在家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小觑,其对家庭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女人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事实上,在旧时的农村大家庭中,父子和兄弟之间是否和睦,主要看这个家庭在处理婆媳、妯娌之间的关系如何,婆媳、妯娌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外人(包括嫁出去的小姑子、大姑子,旧时也称为外人)就无机可乘,家庭关系自然就和睦了,否则,家庭矛盾不断,甚至家里吵得鸡飞狗跳。

这其中婆媳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从古至今,婆媳矛盾一直是农村家庭难以解决的大难题,也是一门大学问。

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何人要避一下?

旧时,媳妇进门以后,婆婆往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她们认为,既然进了我家的门,就得按我家的规矩和习惯来做,就得接受婆婆的教导。而媳妇认为,我娘家的规矩和习惯就很好,我凭什么一定要按婆婆说的规矩和习惯来做呢?这样,婆媳之间就免不了有对立和矛盾。如果婆媳之间相互宽容和理解,关系就会处理得当。如果婆媳之间每事必斤斤计较,她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僵持不下,你说一句,我辩解一句,就会争吵起来,即人们平常说的“吵架”。

如何处理好新进门的媳妇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呢?这也是旧时民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躲新娘”的风俗设计,事实上就是告诫人们,一个家庭,新进门的媳妇也好,其他家庭成员也好,不能当着“热脸”硬刚,这样就会使矛盾激化,遇事要学会退一步,也就懂得“避一下”,不能由着性子来。这就是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 ”有真正的民俗涵义。

俗语“新媳妇进门要避一下,碰到了热脸要吵架”,何人要避一下?

现在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种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已经很少了。从以前的兄弟姐妹比较多的大家庭,变成了兄弟姐妹比较少的小家庭;从过去绝大多数人靠种地为生,变成了大多数人的职业多样化。但是,只要家庭还存在,家庭矛盾就会存在,如何处理好家庭矛盾,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仍然是一门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