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么讲究?

在过去的农村,通常来说米比柴要值钱得多,衣比鞋要值钱得多,为什么说:“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呢?

这句农村俗语,从现在人的思维角度来看,明显不合情理,但是在旧时的农村,很多事情并不是值钱还是不值钱的问题,而是普遍的民俗禁忌,有其存在的道理。

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么讲究?

1、借米不借柴

说到米,在农耕时代,“钱米”在家庭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钱是货币,可以购买东西;米是粮食,是人能够生存下去的基本物质。这两样东西都不能少。

旧时,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地养家糊口,就是为了使家里的钱米富裕。农村有一句老话说“世间钱米世间用”,也就是说,钱米在世间是可以流通的,互通有无,等价换交。钱可以相互借用,米也是可以相互借用的。事实上,过去农村,邻里之间,相互借米是常有的事,只要同借钱一样,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人们讲究的是诚信,只有相互信任,这种互相借用的关系就可以长期维持下去。

柴,在农村俗称为“柴火”。在过去农村传统观念中,“柴”和“火”是不分家的,一家人有“柴”才有“火”。过去农村传统习俗之中,有家里“四不借”的说法。“四”即家里的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各地说法不尽相同,但其中有一样东西各地的说法是相同的,那就是“火”不能借。既然“火”不能借,那么“柴火”就不能分家,“柴”也同样也不能借。

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么讲究?

“柴火”不能借的原因,在过去的农村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是“柴火”代表一个家庭的“火红”的运气。也就是说,家庭的好运气像火一样红,别人借走了,也就借走了家里的运气,自家的运气就会衰败。如此,人们自然不想把自家的好运气给别人。

二是“柴火”代表了家庭的“烟火”。人们认为,一家人有了柴,才会有烟和火。“烟火”最初的意思是说,一个家庭烧火做饭,房屋上就要冒出炊烟。后来,一家的“烟火”是指祭祀祖先的香火,也就整个的祭祀仪式,再后来,通常借指家庭或家族的后嗣。

过去,农村人通常用“绝烟火”来比喻一家没有后嗣,或者家里没有任何人,也就是关门绝户的意思。也就是因为如此,有哪些人愿意把自家的香火借给别人呢?

在农村,柴火到处都有,砍柴回家并不是难事,山上山下到处有,也就勤劳一些,多费点力气而已,当然没有通过耕种才能得来的米值钱。但是,柴火对一个家庭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本身的价值,对过去农村人生存的基本要素来说,柴火是无法用价格来衡量的。

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么讲究?

三是“柴火”代表家庭“财运”。因为“柴”与“财”谐音,有的方言则是同音,农村人认为“借柴”就是“借财”,把家里的财运借走了,就会使家里的财运不好,所以人们非常忌讳别人上门来借柴。

我国一些农村,正月初一吃过早饭后,不是急着去别人家拜年,而是进山去砍一担柴回家。不过大多在年前就把柴砍好,放在山里,大年初一那天挑回家,寓意就是给家里“进财”。挑柴回家的时候,家里人会放鞭炮迎接进门,寓意“接财”进屋。这种做法,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家里财运亨通。

事实上,这是一种古代的传统习俗,是远时代对火崇拜的遗俗。根据考古的结果,早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就学会了用火。但是,最早的时候,还没有发明人工取火之前,人们获得火种非常困难,于是,火种的保存就成为部落首领权力的象征,只有部落首领才有权力保存火种。因此,从人类学会用火开始,火种就不能借出去。后来,因为柴是用来烧火的,称为柴火,民间也就形成了柴火不能借的习俗。

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么讲究?

2、借衣不借鞋

一、旧时借衣的习俗

借衣,也就是借别人的衣服穿,通常指外衣。衣服可以借别人的穿,民间自古就有这样的做法。关于借衣的俗语,历史上战国时期就有了,比如,《战国策·赵策一》中有:“鄙语岂不曰,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鄙语”就是现在所说的“俗语”。此文中又有孟尝君的话:“夫所借衣车者,非亲友,则兄弟也。”从这句话里可看出,古代人在亲友和兄弟之间,衣可以借来穿。

旧时农村,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衣服从纺纱、织布到缝制,都是靠手工,大多为粗布,俗称家机布,又称土布。农村普通人家,要缝制一身好衣服很不容易。小时候,笔者在村里听老人常说,旧时,如果家里兄弟多,家里并不富裕,通常只置办一两套像样的衣服。一般放在家里,平时不能穿,只有出门做客、相亲、办事等比较有讲究的场合才能穿。有的是父子轮流穿,有的是兄弟轮流穿。而一些亲友家里没有像样的衣服,出门时就来借用,回到家里,洗干净后及时退还。因此,在旧时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在普通老百姓之间,借衣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么讲究?

二、旧时不借鞋的说法

农村不借鞋的说法,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地方风俗会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方言读音也会有不同的解释。

其一,人们认为鞋是人的“根”。旧时,农村人天天与动植物打交道,不免把人与动植物与人相比较。人们把人与树相比,树叶的人外衣,春去秋来,树叶落了又会长出新叶,这就像人的衣服一样,随着季节的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季节更换不同的衣服。人们把鞋子比作树根,树根是不能动的。因此,人们把衣服看成是外表,把鞋看成是一个人的根本。如果动了根本,也就是动了脚跟,一个人也就会在世间站得不稳,动摇了根基。因此,民间认为,如果鞋子借给别人,就等于把根基借给了别人。

农村人还把人的衣服与蛇的皮来比较,认为蛇的皮可以蜕皮,人的衣服也是可以更换的,但其根本还在哪里没有变。

过去,农村人非常注意怀抱小孩子的鞋子。当年轻的父母抱着小孩出门时,在路上宁可丢衣服及饰物,也不能丢鞋子。倘若丢了衣服及饰物,可以去找回来,也可以不去管,但是,倘若丢了鞋子,就一定要把鞋子找回来。农村的说法是,丢了鞋子就是丢了“根”,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么讲究?

其二,鞋子是爱情婚姻的象征。旧时农村,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中的婚姻仪礼有六道程序,称古代婚俗“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完成第三礼,即纳吉后,女子要媒人索取男子的鞋样,为男子做鞋子,一般为两双,也有四双、六双、八双的。到了第四礼,即纳征,又称纳成,民国以后,很多农村称为“担八字”,而新式说法,称为定婚。男方向女方送聘礼,女方则以女子做出来的鞋子作为主要回礼。

从此以后,男子所穿的鞋子,从原来由母亲做,定婚后就由未婚妻做,直到结婚后依然如此,到老了女人做不动鞋了,老夫妻的鞋子才有女儿或儿媳做。

另外,在过去的农村,一般来说,当女子钟情于某男子时,做鞋送给他,也是那时女子表达心意的通常做法,代表了女子对男子的情意。

旧时,农村出门需借鞋的人,通常是男人,女人在家很少抛头露面。实际上,过去农村“不借鞋”,通常指男人之间不借鞋。因此,旧时的鞋既代表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同时也代表女子与男子之间的父女、公媳、及其他亲情关系。也就是这个原因,人们非常忌讳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别人穿。

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么讲究?

其三,方言谐音的禁忌。“鞋”的读音,在方言中的不同发音,导致忌讳借鞋给别人的说法有所不同,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鞋”的读音,在一些地方与“邪”谐音。借别人的“鞋”就成了借别人的“邪”,这种说法自然让人感到忌讳。把自己的鞋借出去的人认为,自己把“邪”给别人,是去害别人,显得自己不厚道,不讲道德。而借鞋的人,因为是借“邪”,心里也很忌讳。

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语说“宁试别人棺材,不试他人新鞋”,按理说,给他人试棺材应该说是很忌讳的事,但是,给他人试新鞋比给他人试棺材更让人忌讳,其中的原因也就是人们认为“鞋”是“邪”。也就因为如此,人们认为,既不能借鞋子给他人,也不能借他人的鞋子。这种说法当然是一种迷 信的说法,不足为信。

第二种说法,“鞋子”的读音,在一些地方与“孩子”的读音相同。“鞋子”读音为“孩子”,大多处于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也就是因为这种相同的读音,“借鞋子”也就与“借孩子”的话语一模一样。孩子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也是父母的心肝宝贝,谁又愿意把自家的孩子借给他人呢?也就因为如此,民间就有了借鞋给他人的忌讳。

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么讲究?

其四,借鞋给他人带来的风险。在农村,人们谈到不能借鞋给他人时,还有一种比较客观的理由。俗语说“人心隔肚皮”,就是天天与自己玩在一起的人,他们暗地里做一些什么事情,并不一定了解。借鞋给他人,如果这个人穿着鞋子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那就比较麻烦了。古代官府办案,对于需要侦破的案子,脚印已是破案的主要线索之一,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旧时,农村有一句俗语:“生不入牢房,死不入地狱”,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不能做违法犯罪的事,也就不怕入牢房,人活着的时候,不能做违背道德和良心的事,死了以后就不怕下地狱。这是过去大多数农村人最朴实的想法,也是约束自已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标准。

旧时,人们把入牢房又称为“牢狱之灾”,是一种灾难,要受尽各种酷刑。如果因为把鞋子借给他人,别人做了坏事连累到自己头上,就会蒙受不白之冤。旧时破案的技术水平不高,如果案子不破,鞋子的主人就会受一辈子的冤屈。即便案子破了,自己的冤屈也洗清了,但是,自己白白受了牢狱之苦。因此,旧时人们忌讳把鞋子借给他人,也是出于一种风险防范。

农村俗语:“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柴和鞋有什么讲究?

总而言之,本文解释的这句农村俗语之中的说法,看似比较简单,其中的民俗内涵非常丰富。有的说法已经与现在的农村的时代潮流不相符,甚至带有一定的消极因素,已经消失;有的说法对现在的农村人来说,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