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俗语:“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猫要换,狗要偷”这句农村俗语,在一些农村又说成是“猫要买,狗要送”。意思是一样的,指的是家里养的小猫小狗,而不是指成年的猫狗。对在农村生活过,不管家里是否养过猫狗的人,都知道这种农村有趣的传统风俗。

俗语:“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1、“猫要换,狗要偷”的民俗含义

在农村,家里养的家畜和家禽之中,除了小狗不用花钱买外,其它小家畜和小家畜的都是商品,或者在集市上,或者在村里的家庭之间进等价交换。这种做法能够理解,猪、牛、马、羊、鸡、鸭、鹅等,被农家视为家里的财产,其中的小苗都要花钱或物来进行等价交换的。

农村虽然有俗语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那是过去一些有钱人家的说法,他们计算的是入库的钱财,对于家畜家禽这些动态的东西,因不确定性太大了,就可以暂时不计放家里的财产之内。

然而,对于普通农家来说,家畜和家禽就是家里的重要财产。比如说,农村的耕牛,过去农村有一句俗语说“牛是半个家”,也就是说,耕牛在全部家庭财产中,它就占了一半。又比如,家里一年到头养一头猪,是家里过年时最重要的年货,一家人就朌着这头猪过一个好年。就是现在的农村,有关方面在统计家里的收入时,大多要把家畜和家禽纳入家庭财产来统计。

在农村,通常来说家里的猫和狗,不管是过去的农村,还是现在的农村,虽然都算家畜,但并没有被农村家庭纳入财产来计算。

俗语:“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猫要换。这里的“换”,指交换,交易。“猫要换”指农家要喂养猫时,到别人家去要小猫,按照农村的传统习俗,别人家给你的小猫不是无偿的,要用东西或钱币去交换,你才能抱回家。

不过,这种说所谓的交易,在农村都是象征性的,一般来说,在交易过程中,不会讨价还价,给多少,由抱小猫的人随意给,而且一定要给一点东西或钱币,否则就是不讲规矩。

狗要偷。这里的“偷”,不是“偷鸡摸狗”的“偷”,偷鸡摸狗是社会道德问题,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农村人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狗要偷,指需要养狗的人家,从别人家抱走小狗的时候,不要当着主人的面,避开主人偷偷地抱走。

一般来说,农村哪家的狗生了小狗,需要的人提前到主人家里协商好,并选择需要的小狗,记住毛色,或者做好记号,当小狗满月(也有的地方是四十天)的时候,就可以偷偷地把小狗抱走。所谓“偷偷把小狗抱走”,其实也是对主人的一种要求。一般来说,当抱小狗的人来到家里的时候,主人知道他的来意,就会主动躲藏起来,尽量不要看到别人抱走小狗出门。

抱走小狗是不用给主人任何钱物,如果硬要给,主人是绝对不能收的,这也是农村的传统规矩。因此,有一些地方把“狗要偷”说在是“狗要送”,也就是这个习俗。

俗语:“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2、“猫要买,狗要偷”的农村说法

“猫要买,狗要偷(或者狗要送)”,在农村有很多有趣的说法,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说法,就是同一个村庄,人们的说法也不太一样,可谓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下面介绍农村两种人们认为比较“权威”的说法。

一、“猫是女,狗是男”的说法

人们主要从猫和狗的习性来与女和男作对比。

猫一般不太愿意见外人,总是躲着外人。猫活动的时候,大多在屋房上,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在阁楼上躲起来。因此,除了家里的人外,外面的人只能远远地看到猫,而不能与猫接近。这一点与旧时代的女人很相似,在封建社会时期,女人是很少抛头露面的。再说猫走路时动作轻盈,农村人把女人形容为“轻猫猫的”,这一点也与女人类似。

猫的嘴很馋,喜欢借东西吃,人们便把猫称为“馋嘴猫”;猫虽然很馋嘴,但要它们吃饭时又吃不了多少,因此人们把猫吃饭称“猫食”。在农村,人们喜欢吃零食,或偷吃家里东西吃的女孩子叫“馋嘴猫”,又把饭量很少的女人吃饭称为吃“猫食”。再说,猫喜欢挑食,一般女孩子也喜欢挑食,人们把喜欢挑食的女孩子称为“挑食猫”。

俗语:“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农村人认为,猫在主人面前,就像女孩子一样爱撒娇,尽显一副娇态。然而,猫又是很难侍候的,受不了一点委屈,只要受了委屈,就会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旧时,人们认为女孩子是别人家的人,在家里住不长久,得嫁人,这一点与猫也很类似。

说到狗,过去的农村非常有趣,人们给男孩子取小名(乳名)时,喜欢在名字后面带“狗”字。比如,喜狗、林狗、跃狗、明狗等。有的干脆就叫狗,比如黄狗、黑狗、红狗、青狗、旺狗等。通常来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再取一个大名,又叫“书名”,即读书用的名字,也就是这个时候才脱离“狗名”。

狗不避人,到处抛头露面,这与男孩子一样,喜欢到处乱跑,没有不敢去的地方。狗的食量比较大,且不挑食,大多数的男孩子也是如此。狗跑起来会发出咚咚的声响,男孩子跑步时也会发出咚咚的声响。几条狗在一起的时候,会经常打架,相互厮咬,刚刚才打过架,过一会儿又和好了。几个男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也经常打架,刚刚打完架,眼泪还没干,又有说有笑地在一起玩。农村人把又要在一起玩,又爱打架的男孩子称为“狗脚伙”,或“狗打伙”。

俗语:“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家里的狗,不管你怎么打它、骂它,它也不会离家出走,无论家里有多贫穷也不会离开,因此,民间有“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之说。旧时,男孩子是为父母养老送终的人,不会离家出走,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要守着父母过日子。这一点,狗与男孩子有相似之处。

更为重要的是,在旧时的农村,嫁妇是要收一定彩礼的,否则就显示不出女孩的贵重;男孩过继给别人,或者到别人家做上门女婿,是不收礼的,也没有收礼的传统,农村人认为是白送给人家。男孩出门时,或者因为伤心,或者认为没有脸面,父母都要躲起来,男孩也只好偷偷出门,没有女孩出嫁那样风光。也就是因为如此,“猫是女,狗是男”,在旧时农村习俗上,确实与“猫要换,狗要偷”的习俗类似。

二、“猫是奸臣,狗是忠臣”的说法

在农村,为了给“猫要换,狗要偷”的习俗作辩护,民间还有一句俗语:“猫是奸臣,狗是忠臣”,这句俗语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比喻,确实很有意思,也非常逼真。

一个农村家庭就是一个小王国,男主人是国王,女主人是王后,家里的家禽和家畜就是臣子。其中猫就被定性为奸臣,而狗则被定性为忠臣。

俗语:“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猫是比较难侍候的家畜,行为乖戾,比较任性,我行我素,它不将主人视为君主,不是唯命是从,性情不可捉摸。给它喂食时,它非常讲究,放在地上的食物,它不能吃,要放在碗碟内才吃。给它好吃的,它挑肥拣瘦,或者不与理会,暗地里偷吃家里的东西。有时它会离家出走,到别人家时去偷吃,一去就会多日不归。归来时,一副失魂落魄,邋邋遢遢的样子。有的猫一去不回,无影无踪。因此,农村人认为猫是家里的奸臣。

狗就要好喂养多了,吃东西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哪怕是剩菜剩饭也不嫌弃。家里实在没有东西可吃,自己想办法,到外边去找吃的。狗也有外出的时候,一般来说,狗都是白天外出,但是,它们外出的时间不会太长,晚上必定会回到家里来守屋。不管家里人对它们怎么样,也不管家里是贫还是富,它们也不会离家出走,忠诚地履行看家护院的职责。因此,农村人认为狗是这里的忠臣。

农村有一句俗语:“买了奸臣好干活,花钱买不了忠臣”,人们这种说法与家里的猫和狗相似,这应该是旧时农村民众痴迷戏曲,从戏曲的台词中学来的吧,并把这句话用到了家里的猫和狗身上。至于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俗语:“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3、农村“猫要换,狗要偷”的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

上面两种说法虽然很有趣,也充分表现了民间智慧,可见民间的想象力不可小觑,但是,两种说法明显是附会之说。其实这种习俗的产生,与猫和狗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农村的猫,又称为中华田园猫。我国饲养家猫的确切的时间,据有关史料记载,有两千多年历史。其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我国民间饲养的家猫,最早传入是汉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来,也有的说是从印度和佛教一起传入。另一种说法,根据考古新发现,DNA研究证据,我国民间饲养的猫的历史为四千多年。

由此,在民间开始养猫的时候,猫是民间的稀罕之物,物以稀为贵,在历史上,小猫从一开始就作为一种商品进入交易,就像小猪、小牛、小马和家禽一样,这种传统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只是后来,这种习俗淡化,小猫的交易也就只是象征性的,多少给一点就行了。

再说,旧时农村有“猪来穷,猫来富,猫来带孝布”之说。“猫来带孝布”指的是猫在家产仔,或者外来的猫在家产仔,小猫的叫声像人凄惨的哭声,好像家里出来丧事一样,人们认为不吉利。因此有人来要小猫喂养的时候,要进行钱物交换,这样才可以消除灾祸。

俗语:“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狗是原始社会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是狗,我国古代先民也是如此。我国的农村喂养的狗被称为中华田园犬,农村通常称为土狗。一年至少产一胎仔,一胎可产每胎产1-8仔,通常来说为4仔左右。由于农村喂养了大量的狗,小狗就不是稀缺品。

再说,狗的食量比较大,过去农村粮食匮乏,虽然民间有“狗来富”和“添狗添口”之说,认为是好事,但也有“添人不添狗,添狗没一口”的说法。“添狗没一口”就是说,家里生了小孩,增加了人口,就不能再养狗了,否则家里就要减少一个人。

这自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真实的原因是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多养狗就会增加更多的家庭负担,所产的小狗不可能全部喂养。这种迷信的说法和缺粮的现实,使家里狗生的小狗没有人主动上门来要,就只能送给人家,别人答应要就不错了。因此,很多地方说“狗要送”,也就是这个原因。

俗语:“猫要换,狗要偷”,是农村养猫狗的有趣风俗,有啥说法?

至于“狗要偷”之说,就明显带有感情色彩,表示主要舍不得送给别人,但又不得不送给别人。因此,在别人到家里来抱小狗的时候,就不能当着主人的面,以示主人是在忍痛割爱,这也说明了人与狗之间的一种深厚感情。

“送”和“偷”,只有一字之别,虽然在农村的习俗上没有区别,但在人和狗的感情上就有了差别。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农村传统习俗之中,很有人性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