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穷不走亲搬家,富不归家迁坟”,是穷折腾富讲究吗?
过去农村,为了让人们不要瞎折腾,让贫困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不至于飘忽不定;让富裕之后的人家,埋在地的先人真正做到入土为安,不要去折腾先人。有一句警示性的俗语说“穷不搬家,富不迁坟”。
可是,过去农村为什么又说“穷不走亲搬家,富不归家迁坟”,这不是让活人瞎折腾,也让活人去瞎折腾先人吗?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呢?
事实上,这条俗语并不是让人瞎折腾,还有一句俗语才是让人瞎折腾,这句俗语就是:“穷搬家,富挪坟,不穷不富挪大门”。这句俗语与前句俗语相比,前句俗语要合理多了,在“搬家”和“迁坟”方面,多少还是有一些理由的可讲的。
这里要说明一下,“穷不走亲搬家,富不归家迁坟”这条俗语,是在旧时农村背景下产生的,旧时农村的语境与现代社会的语境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本文还是按照旧时农村语境来解释。
1、穷不走亲搬家俗话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也说成是“皇帝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农村人家,有的家庭日子过得很宽裕,有的家庭日子过得很窘迫,这也很正常。即便是一母所生的几个亲兄弟姐妹,出生时起跑线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长大后,出嫁的出嫁,分家的分家,各自有了家庭。这些兄弟姐妹之中,有的经营得好,小家庭的日子就会过得好一些;有的不善经营,小家庭的日子就会过得差一些。或者说,有的勤劳一些,脑子灵活一些,小家庭的日子就会过得好一些,有的懒惰一些,脑子呆板一点,小家庭的日子就会过得差一些。如此等等,时间越长,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得越大,有的日子越过越富有,有的日子越过越贫穷。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是这样,一个村子的村民也是这样。
朝廷皇家也同样如此,曾经风光无限的皇族,经过数代后,一些皇亲国戚从贵族没落为庶民,最终变得穷苦人家。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被称为刘皇叔,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时期的刘备,与母亲过着以织席贩履为业的生活,家境还是很贫穷的,生活过得也非常艰难。
过去农村,“穷不走亲”不是单方面的因素,而有双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是自身的原因。一些相对比较贫穷的人,往往比较自卑。在与亲戚来往的过程之中,对亲戚在接人待物方面非常敏感,亲戚的一举一动,有时哪怕是一句无心的话,或者一个无心的举动,甚至不经意间的表情,他们认为是亲戚瞧不起自己,都会给他们的自尊造成伤害。旧时,俗话说:“无钱休入众”,又有老话说“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放着讨饭棍,亲朋好友不上门”。旧时的农村,一些人穷在亲戚之间是没有发言权的,也得不到起码的尊重,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也就因为如此,家庭比较贫穷的人最能体会到世态炎凉,觉得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平时也就不太愿意与亲戚来往,不愿意在富亲戚前面“受气”。
再说,亲戚之间的来往,大多是家里有红白喜事居多,过去农村亲戚之间送礼时,有的喜欢亲戚之间统一礼金和礼品,有的则相互攀比。过去,农村红白喜事都有礼品簿,送多少礼金和礼品,亲戚只要翻看一下就知道了。因自己家里贫穷,与另外一些相对富裕来说的亲戚来说,他们无法与他们统一送礼的步调,更是攀比不了,贫穷的家庭窘境,捉襟见肘,想拿也拿不出来。这样就容易引起亲戚之间的议论,也会遭到一些亲戚之间的白眼。他们只好少走亲戚,或者干脆不走亲戚。过去农村,有很多这样的家庭,贫穷的时候,不与所有的亲戚来往。可当家里宽裕起来后,他们会主动恢复与亲戚的来往,手里有了钱,也就有了走亲戚的底气。
另一方面是亲戚的原因。少数家里富裕的亲戚也不愿意与穷亲戚来往,主要是有两个怕:一是怕借钱粮。与穷亲戚来往过于密切,穷亲戚时不时上门来借钱借粮,借了以后又长时间还不起,或者干脆不还;二是怕邻居笑话。有一些人好面子,觉得穷亲戚上门,因为自家有穷亲戚,在邻居面前不光 彩,很没面子。当然,也有一些亲戚打心里就看不起穷亲戚,总是把比自己穷的亲戚低看一等,接待他们时很不热情,有意怠慢,说话时尖酸刻薄,甚至以打指鸡骂狗的方式,指桑骂槐,转弯抹角的赶走穷亲戚。
农村的通常说法是“穷不搬家”。在农村,人们常说“穷有三担”,意思是说,一个家再贫穷,家里的东西加起来也不少于三担。搬家时,不免要丢弃一些可要可不要的东西,还有一些坛坛罐罐要打破一些,其他东西也要损失一些。家里本来就很穷,到了新地方居住,又不得不置办一些新的器物,又要花掉一定的开支。因此,农村人认为,在家里比较穷的情况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搬家,不要花费不必要的开支。过去,我国很多农村都讲究“穷不起屋”,人们认为,建新房屋也是一种搬家。
既然过去农村有“穷不搬家”的说法,为什么农村又有“穷不走亲搬家”呢?这两种说法不是相互矛盾吗?
实际上,这两种说法并不相互矛盾。在农村“富”与“穷”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比如,一个村子的经济比较发达,人们整体比较富裕,比富裕人家来说,那些所谓的贫困家庭,有田可种,有屋可居,只是家里经济活力不稍微差一点,在用钱方面显得很窘迫,这些人家就被认定是“贫穷人家”。而这些“贫穷人家”,相对那些经济不太发达的村子,他们又算得上是“富裕人家”了。而经济不太发达村子一些贫困人家,在旧时社会达到了“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程度,也就是过去所说的“赤贫”。他们的房屋是借住亲戚的,或者自家搭建的茅草屋,生活来源主要靠给人家打短工,或打长工,再加上所在的村子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无法在村子生存下去。
如此,经济比较发达村子时的“贫穷人家”,就会出现像农村俗语说的“火搬三道息,人搬三道穷”,只要家里不瞎折腾,家里人勤俭持家,家里是有机会致富的。而处于经济不太发达、自然条件比较差的环境下的贫穷人家,不管怎么勤劳也无法改变现状。再说,人穷时亲戚瞧不起,家里的亲戚通常居得并不远,抬头不见低头见。亲戚如果不来往了,见到了多少有些尴尬,尤其是家庭贫穷的一方,更是难为情。这样,贫穷之人既有精神上的压力,也有生存方面的压力。因此,在两重压力之下,他们对租用别人家庭房屋,或者自家的破烂茅草屋,就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家里的东西也值不了几个钱。
俗语说“人挪活,树挪死”。旧时农村很多贫穷之人,并不守着“人穷不搬家”的所谓规矩,离开已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找到一条谋生之路。
旧时,一些家庭比较贫穷的人,他们搬家的去向通常呈两极化。
一是搬到所谓的“大地方”,即经济发达和活跃的城市、集镇。这些地方卖苦力找活工的机会多,通过卖苦力攒一些钱,还可以做一些小生意。很多家庭原本贫穷之人,因搬到“大地方”后,经过数年或十多年的打拼,过上了好日子,有的因此成为富人。这就像现在的农村,很多人在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连买几千元的台摩托车都感到为难,但是,人们走出农村,到发达城市务工或经商后,数年或十多年后,就可以买小汽车,还回家修建楼房,很多还在城里买房,把在农村的父母也接到城里去了。
二是搬到偏远的山区。旧时,一些在家乡难以生存下去的贫苦人家,都往山区搬家。过去越是平坦的地方,人口越密集,可耕种的田地就越少。而搬到山区,地广人稀,可以开荒种地,也可以从事狩猎、采药等山货。虽然要想暴富不太可能,生存下去是没有问题的,有些人家通过几代努力后,也会出现富裕之家。在深山老林落户富起来后,不愁没有亲戚来往,老话说得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笔者的家乡就在大山区,这里很多姓氏的祖上,就是因为家里贫穷,无法生存下去,到大山里来谋生,最后定居在此,并在千山万壑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自然村落,在半山腰以下开垦了层层梯田。
2、富不归家迁坟“富不归家迁坟”这一句,实际上与前一句“穷不走亲搬家”,前后是有关联的。上一节,我用较大的篇幅来解释前面一句的社会背景,也就是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这样俗语。
因为自己家贫穷,与亲戚之间断了来往,多少还受了一些富有亲戚的气(或者自己生自己的气),也算是负气搬家到外地谋生了。这其中的一些人在外面发家致富了,就再也不打算回到家乡,他乡也可以成为故乡。原来家里贫穷的时候,父母或长辈去世时,也就草草埋葬了,有的就是一副薄木板,有的连薄木板都没有,而是用草席卷了下葬。离开家乡后,多年没有人扫墓,坟墓也就变成了野坟,甚是凄凉,好像是已经没有后人的坟墓一样。当年因为家里很贫穷,想做的事没有能力做到,也只能这样做,心存愧疚。
这些在外富起来的人家,首先想到的是当年薄葬的父母之坟,旧时社会对亡故的父母或长辈,古语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意思是说,侍奉已经去世的长辈,好像他们在世时一样,这是孝顺。这也是旧时农村社会普遍遵守的孝道,也是普遍讲究的道德标准。这里所说的“侍奉”,包括了对已经去世的长辈的坟墓选择和安葬、祭祀、坟墓守护、扫墓等,要常怀感恩之心,像长辈在世时一样,认真对待。因此,一旦这些人富裕了,通常都有重新安葬父母或长辈的想法,完成自己的心愿。
在外面富裕之后,回家乡迁坟,是打算以后再也不回家乡居住,因此,要把先人的坟迁到自己定居的地方、或他们认为风水好的地方重新安葬,便于祭扫。同时,也是为了在定居之地,树立自己遵守孝道的形象。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人是为了在家乡或定居地显摆自家的富有,以及表明与家乡以前瞧不起自己的亲戚划清界线。还有人说,富裕后的人家迁坟,是为了为先人寻找更好的风水宝地,祈求先人保佑自家富裕长存,荫庇后人。一些人掺杂着这种心理因素,也是无法否认的。
事实上,旧时,富人想迁坟,不是说迁就能迁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如果富人长辈或父母生有多个儿子,也就是说,富人还有其他兄弟或者堂兄弟,而这些兄弟或者堂兄弟都在家乡,只要富有之人在外定居。假如这些兄弟或堂兄弟不让动坟,富人也动不了,更迁不了。你要是把坟迁到外地去了,在家乡的人又到哪里去扫墓呢?先人在家乡也就是叶落归根,这是旧时农村传统的观念。富人再任性,如果得不到其他人的同意,他们的想法也无法实现。只有长辈或父母的坟墓,只有他们自己一个坟主,你想怎么迁就怎么迁,想迁往哪里就迁往哪里,不关别人的事,也就没有人来阻止。
总之,“穷不走亲搬家,富不归家迁坟”这句农村俗语,只是说明旧时农村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只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穷不一定要搬家,富不一定要迁坟。同样的道理,穷也不一定非要与所有的亲戚断亲,与所有的亲戚都不来往。
过去“亲帮亲,邻帮邻”,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优良传统,我们不可以用一些俗语,一些少数现象,来否认农村优良传统的存在,否认农村大多数民众的纯朴真挚好客之道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