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农村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三空”到底指什么呢?

“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又是一句带有数字的农村俗语。过去的农村俗语中,凡是带有数字的俗语,让现在的人最难理解的就是句中的数字。很多人对其中的数字,就像是猜谜语一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统一的答案。

农村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三空”到底指什么呢?

现在很多人对这句俗语中“三空”作出了解释,认为“三空”指的是一个家庭的堂厅(堂屋)空、书房空(书柜空)、厨房空。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从表面上看好像很有道理,也符合现在很多人的胃口,事实上与“子孙辈辈穷”没有因果关系。这种说法是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解释旧时背景下的思想,在生活逻辑上也就经不起推敲。

我国古代有一句成语“家徒四壁”,意思是说家里除了只有四面墙外,什么都没有,形容家里极其穷困,一无所有。这样的人家的堂厅、书房、厨房,肯定是空的,不会摆得满满的,这符合现在人有些人所解释的“三空”。如果说这样的人家必定会“子孙辈辈穷”,那倒不一定,谁也不会相信。也许这样的人家,因为这们的家庭一两代家境条件不好,不会给子孙留下多产家产,使子孙后代致富之路,起步时非常艰难,可能因此让子孙贫穷数代。

可有的人家,其子孙后代能力很强,又善于抓住机遇,可以白手起家而致富。他们致富后,肯定要改变家徒四壁的现状,要重新建楼房。有了新楼房就有了宽敞的厅堂,厅堂就可以摆上精美的家具,迎接客人时显得非常阔气;这个时候,家里可以设有专门的书房,摆满了书,不管是装门面,还是真读书,该摆的书画还得摆。有远见的家庭,还会把私塾先生请上门来,设有专门供小孩读书的房间(四合院通常在倒座房内),以便让小孩子专心读书;这样的人家,家里的厨房肯定不会是空的,家里富有了,日子好了,厨房能够是空的吗?

农村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三空”到底指什么呢?

农村有句俗语:“人住麻雀屋,辈辈出栋梁”,那些住“麻雀屋”的人家,在旧时,通常指的就是贫寒之家,也就是比较穷苦的人家。这样的人家连住房都十分困难,一大家子都挤在一两间小房间内,连厅堂都没有,哪来的专门的书房或书柜。也许这种人家的孩子所读的书都是向别人借的,就是自己有书,也只能用布包起来,或者放在箱子内,有的干脆放在床头。然而,也就是这样家的孩子,能够吃苦耐劳,有不少人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很多学子家庭,因为家里比较贫困,住房条件比较差,家里也没有自家独立的堂厅,也没有书房,更没有书柜。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克服了重重困难,培养他们读书,最后这些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成了社会的栋梁之材,现在依然还在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如此,我们能够按照“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的意思,说他们的子孙“辈辈穷”吗?

因此,所谓的堂厅、书房、厨房“三空”,与“子孙辈辈穷”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一些人家的祖辈或者父辈家里的堂厅、书房、厨房有“三空”现象,我们并不能武断地说,他们的子孙也会永远穷下去。堂厅、书房、厨房“三空”,只能说明这种家庭目前很穷,并不代表他们的子孙辈辈都是穷人。农村旧时有一句俗语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穷人家的子孙通过努力,可以发家致富。而富有人家的子孙,如果不珍惜祖上创造的家业,游手好闲,坐吃山空,哪怕家里的堂厅、书房、厨房再怎么充盈,再怎么气派,最后家业衰败,连家里的堂厅、书房、厨房都守不住,变卖给了别人,变成别人家的了,自己只能过没有堂厅、书房、厨房的“三空”日子。

农村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三空”到底指什么呢?

那么,农村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之中的“三空”,到底指什么呢?

事实上,这句俗语中的“三空”,在过去农村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经常提起,是一个家庭的家风的问题,指口空、手脚空和心空。

一、口空

有些人,只会空口说空话,说大话,说不负责任的话,就是不去做实事,或者把讲出来的话去付诸于实际行动。这就像农村一句俗话所说的“家有多嘴公,十个仓廒九个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家里有光说不干的人,家境就会衰落。农村还有一句俗语说“夜里讲起来有千条路,早上起来依旧围火炉”,这也是描绘那种光说不干的人,也就是只会说空话,不会去实干。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却很让人失望。

这种人不仅旧时农村存在,现在农村也存在,现在城市也同样存在,当然这种人只是极少数。有的人在别人面前,讲起自己要干事业的想法时,滔滔不绝,其考虑的问题也算比较周到,而且其想法也具有可行性,如果真的按照他所说的去做,可能会做出一番事业来。这充分证明他们还是一个能思考问题,也能够看到问题的人。但是,这种人用嘴巴说出来了,事情也就完结了,下次他再给人滔滔不绝说自己想法的时候,又有了新的想法,而新的想法,如果能够付诸实施,也不失为好的想法,可是,他们的想法永远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永远不会付诸行动。

这种“口空”的人,在农村没人瞧得起,不是什么好的榜样。农村人认为,这样的人如果有子孙,子孙也学着这样做,家里不会富裕起来,相反还会变得很贫穷。

农村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三空”到底指什么呢?

二、手脚空

手脚空,指怕苦怕累,怕做事,不去做事,也怕动手动脚做事,尤其怕干体力活,手脚也就经常空闲着。农村有一句俗语说:“朝廷无空地,世上少闲人”,又作“朝田无空地,世上少闲人”,意思是说,朝廷有很多的部门,都有人在管理和做事,而世界上没有事可做的人,或者不愿做事的人是很少的。在农村,这句俗语的引申意义为,不管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要做属于自己的事情,世上不养吃闲饭的人,也不养懒汉,只有靠手脚劳动,才有收入,这样的日子才好过,这样的生活才会安稳。

大多数的人都会有一种想法或者追求:平时干活尽量要轻松一点,而日子则要过得舒坦一些。但是,人往往为现实生活所迫,必须要做事,要劳动,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因此,做事能不能轻松,很难由自己决定,由生活来决定,也由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来决定。过去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大多是体力劳动,从播种到收割,哪样都不会轻松,按照农村人习惯说法就是“条条蛇会咬人”。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整天只知道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或者不想去做事,有的甚至靠父母养着,做“啃老族”。古话说“有田不耕仓廪虚”,即便家财万贯,也会被这种人坐吃山空,或者挥霍一空,害了自己,也贻害子孙,让子孙过着贫穷的日子。

农村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三空”到底指什么呢?

三、心空

心空,本为佛教用语,意思是说心性广大,包容万象,就像是虚空一样,无边无际。然而,旧时农村人所说的心空,却不是这个意思。既有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的意思,也有心思完全放在家庭和事业之外,不管家里人死活的意思,也就是说对家庭和事业的心已死,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人思想顽钝、麻木不仁、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这就比人死了还悲哀。一个人心情沮丧、意志消沉而不能自拔时,就会彻底失去了进取之心,对家庭及家人也会丧失了责任感,就会对家庭及家人不管不问,尤其是当家人,会给家庭带来极不好的影响,想把家庭搞好也是不可能的,不仅家里变得贫穷,还会对下一代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实际上,口空、手脚空和心空,这种“三空”的说法,主要是讲一个家庭的家教与家风的问题。好的家教和家风,会影响子孙后代;不好的家教和家风,同样也会影响子孙后代,让子孙后代。

我国古代农村推崇“耕读传家”良好家风,也就是说,一个人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耕读传家”的传统家风,在老百姓之中流传深远,成为古代农耕社会的共识,正好与“三空”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古人才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人们认为这样的家风才能够使家族繁荣兴旺,长久不衰。如果家里出现“三空”的不良家风,就会殃及子孙后代,让“子孙辈辈穷”。

农村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三空”到底指什么呢?

总而言之,“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这句农村俗语,是对人们在家风培育上的一种告诫,家里人不能出现“三空”这种不良的家风,要培育有良好的家风。这句俗语,虽然社会背景不同了,但对现在社会家庭来说,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