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正月二十“天穿节”,老话:“天穿怕晴”啥意思?有哪些预兆
导读:明天正月二十“天穿节”,老话说:“天穿怕晴天”啥意思?为啥怕晴天?有哪些预兆?
“清闲自合无忧累,白发何因更飒然。遥望孤飞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农历正月二十,是民间传说中的“天穿节”。
相传,远古时期天空破了一个大洞,导致地面上洪水泛滥,灾害连连,人类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女娲娘娘为了拯救苍生,历经千难万险,踏遍万水千山,终于找到了五色神石用来补天。
在正月二十这天,女娲娘娘用天火将神石炼制成稠液,堵住了天上的窟窿,拯救了世间万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女娲娘娘的补天救世之功,就把正月二十这天定为“天穿节”,有些地方也将其称为“补天日”。
在这天,民间有吃烙饼、泡温泉的旧俗,“天穿节”也是众多民俗节日中,唯一一个由家庭主妇来担当祭祀主角的民俗节日。
不过,对于广大的劳动人民来说,相对于过节吃什么,做什么并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的天气怎样,收成如何?能不能填饱肚子?老话说:“天穿不宜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为啥“天穿节”不喜欢晴天呢?晴天,又有哪些预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祖宗的谚语都是怎么说的!
谚语:正月二十晴,树上挂琉瓶“琉瓶”,是一种看起来亮晶晶的瓶子。树上挂满琉瓶,说明气温在短暂的回升后,又突然下降,促使树木出现了结冰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倒春寒”,表面被冰凌覆盖,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就好像挂满了“琉瓶”一样。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正月二十这天是个大晴天的话,预兆接下出现“倒春寒”的几率会比较大,需提前做好农作物的保温措施,防止因霜冻而减产。
谚语:二十寒姑捡柴,四十天油光凌“二十”,指的就是正月二十。“寒姑”,据说是掌管凡间冷暖的神仙。“寒姑捡柴”,一方面说明天气还十分的寒冷,需要烧火取暖;另一方面也表明,当天是个晴天,必竟要是阴天下雨的话,是无法出去捡柴火的。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正月二十这天是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的话,那么接下来还有四十天左右,会比较寒冷。预兆春寒时间长,需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准备。
正如谚语:“正月二十晴,棉衣穿清明”所说,正月二十晴天,冬天的棉衣还得继续穿,要到清明时节才能彻底脱下来。预兆整个春天多雨气温偏低,天气会较为寒冷。
前面我们说了,正月二十晴,预兆春寒多雨,那会对接下的天气变化和农耕生产产生哪些影响呢?来看看谚语是怎么说的?
谚语:春寒雨飕飕,夏旱水断流“雨飕飕”,说明风大雨下的比较急。“水断流”,说明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情形。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春天寒冷多雨,倒春寒现象十分严重的话,那么到了夏天可能就会出现干旱少雨,河水断流的情形,需提前做好“抗夏旱”准备。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不太喜欢正月二十“天穿节”出现晴天,除了害怕出现“倒春寒”外,还和接下来雨水节气有关。老话说:“天一生水”,正月二十往往出现在雨水节气前后,此时,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降水增多,是日应节则下雨,故曰“天穿”。而雨水多则归结为天漏,因此也就有了女娲“补天”一说。
所以,与其说人们不喜欢正月二十“天穿节”出现晴天,不如说人们是害怕接下来突然出现的“倒春寒”天气和雨水时节干旱少雨的情形。
小结“东风解冻散为雨,春回大地万物生”,明天正月二十“天穿节”,你那里预报是晴天还是雨天呢?关于古人的这些谚语您认为如今还有用吗?您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