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不是只能种树,这样做能让你收入翻倍!
林下经济是个专业性词汇,按我们园林苗木行业简单的来说,就是在苗圃里可以种菜、养鸡等,做生态观光农业,搞生态养殖。最最重要的是:发展苗圃养殖业和农业观光还可以申请政策支持的项目补贴,为苗圃的持续经营提供额外的保障。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林下 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 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活动的复合式经营,充分发挥林木与其他经济生物的综合效益,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农民致富。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有有林菌、林药、林禽、林粮、林菜、林下休闲旅游等。
林菌模式
林菌模式是充分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 的特点和利用食用菌生长喜阴、喜湿的 特点,以麦秸、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为 主要原料,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 鸡腿菇、平菇、香菇、白灵菇、杏鲍菇、金针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种植的模式。
林下种植食用菌克服了夏季常规食用菌生产大 棚内气温高、温度不易调节的问题。林下种菌模式还解决了农村焚烧秸秆问 题,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在林下可以一年四季种植食用菌,春季 到夏初种木耳,夏季种草菇,夏末到来 年春种双孢菇。
林药模式
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荫的中药材。 疏密有间的森林为林下间种中药材提供 了贴近自然的空间,夏天能遮荫,冬天能保暖,还为偏阴性中药材提供了阴湿的环境。
例如黑龙江垦区林下栽植五味子需要进行清林,方法是隔2 米 清2 米,清除空地内的灌木后栽种五味子苗, 中间留1.2 米宽的人行道以便于管理和收获, 株距为0.5~l 米,每亩栽苗340~670 株。在管理时将五味子的蔓顺在未被清除的杂灌上并控 制蔓生长,避免长的过高不利于采收五味子果实。
发展林药模式应当注意的问题:选定的中药材必须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应当选择耐瘠薄、耐干旱、耐草荒的粗生易长品种。大多数中药材在种植后 的3~5 年内不宜重茬。优先发展当地已有的野生中药材资源, 以保证人工种植的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含 量达标;而对于引进的外地中药材新品 种,一定要先试种,待确认其产量和有 效成分的含量后方可在类似生态区域内推广。
林禽模式
林地郁闭后,林内仍有一定的散射光,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林下空气湿度大,林荫使禽类 生长更快、更健康,既减少人工饲养,降低了饲养成本,又符合绿色消费观念。林下养殖的 禽肉蛋适口性明显提高;林下养禽解决了以往 的“人禽争地”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60~100 只禽类,每年可养3~5 茬,且养殖技术简单。
林粮模式
也称为林油模式或林农间作, 主要包括林粮间作、林菜间作和林油间 作。一般在林下套种小麦、玉米、谷子,以及花生、土豆、红薯、魔芋和豆类等小杂粮。
林菜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和各种蔬菜的不同需 光特性,科学地选择蔬菜的种植种类。 一般来说,秋末在落叶树开始脱叶时将 菜苗栽入林地,这时尚未脱落的树叶和 树枝可以给菜苗遮光、降温、保湿,使菜苗容易成活许多地方利用冬春季节林间的光照种植 大白菜、辣椒、萝卜、包菜、蒜苗、菠 菜、油菜、甘蓝、圆葱等蔬菜。
林畜模式
也可以称为林-草-畜模式,即在林地内种植牧草或保留自然生长的杂草,在林下放养或圈养牛、羊、兔和特种动物。
林下养殖方法比传统普养殖方法的优势在于: 林下养殖产生的大量牲畜禽粪便与树叶、草渣 混合,可促使两者快速分解,及时补充土壤养分,促进林木生长,不仅形成一条生物产业链,并且大大减少了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林木为建在林中的养殖场营造了一个空气清新的小环境,尤其是在夏天,能减少阳光直射,为牲畜遮阳纳凉,降低舍内外温度,保持适宜牲畜的生长环境。
在郁闭度0.7以下的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 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黑麦草、卢梅 克斯等耐阴性牧草,一年收3茬,可出售鲜、 干饲草,也可放养畜禽,每亩年收入500 元以 上。还可在林间养殖貂、貉、狐狸、鸵鸟、雉 鸡、野兔、林蛙、野猪、狍子、梅花鹿等特种动物。
苗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足够的土地规模、成片的树林、满地的野花······,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喧嚣的汽笛、难闻的汽车尾气、漫天的灰尘和霾,有的是“赌书消得泼茶香”的闲适、“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清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寂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幽远······
在苗圃里养鸡、鸭、鹅等动物,动物可以吃掉苗圃里的虫子,排泄物还可以给树施肥,而苗圃为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这不仅可以发展副业挣钱,还可以除掉苗圃的虫子,节约农药和人工费,改善生态环境,此等美事何乐而不为之?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可以提高林地利用率,拓宽林业发展空间,扩大资源培育,增加林地产出效益,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逐渐地避免林地种植结构单一,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缓慢等问题,逐步形成以短养长、循环、绿色的生态林业经济。
但林下经济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化进程低、规模化经营困难、科技支撑不足、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投入不足、支持力度不够等。经营者们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在条件、资源等,综合分析后再定一条适合自身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