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美丽乡村”建设不温不火,原因都出在这儿!

“美丽乡村”建设不温不火,原因都出在这儿!

近年来,乡村绿化得到了长足发展,爱绿护绿已逐渐成为共识,但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乡村绿化仍难以适应要求,令人痛心的毁绿行为仍大量存在,制约着乡村绿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其实,恐怕地球人都知道绿色的生态价值,但毁绿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不单纯是个人素养问题,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林木难以绿染乡村田野,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美丽乡村”建设不温不火,原因都出在这儿!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限制,一些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停留在低端水平上,只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而绿化只是一个配角,重视不够。绿化中重面轻点,重视诸如干线公路沿线的绿化,轻视诸如农家房前屋后的绿化,在很多平原村庄,生态防护林、经济林,四旁植树面积比例失调。一些农民和部分乡村干部把绿化和种粮对立起来,认为农村就是以种地为主,害怕绿化占地。另外当前种粮的、治水的、种树的呈现“九龙治水”的局面,各行其是,不时在政策上“打架”。乡村绿化,主体和主角应该是农民,但由于缺乏组织引导,体制机制不活等因素,农民参与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有些人认为,种树是上级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些人认为,现在毁绿现象很普遍,单靠少数人的力量是难以制止的,因此对绿化放任自流,致使许多农村的绿化美化没有“动静”,甚至处于“撂荒”,上边年年发号召,下边基本没动静。

“美丽乡村”建设不温不火,原因都出在这儿!

一些地方盲目模仿城市的绿化方式,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具体表现在盲目引进外地树种,追求名贵花木。其结果是“城不城、乡不乡”,既没有城市绿化的精致与景致,也没有体现乡村简洁而生态、自然而质朴的特色与魅力。绿化中种管脱节,树木种上后就万事大吉,除了检查时突击管护一下外,平时很少有人问津,缺少浇水培土、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措施,种上的树木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美丽乡村”建设不温不火,原因都出在这儿!

因此,乡村绿化要树立系统思维,认真制定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统一规划控制,分步组织实施。要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气候特征等,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宜村庄绿化的树种。要落实专门养护管理队伍,制定可行的村规民约,切实做到栽一棵、管护一棵、成活一棵,真正实现建成一片、见效一片、美化一片的绿化目标,形成绿树成荫的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