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苗木成活率为什么那么低?

为改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展造林、绿化工程,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苗木成活率一直较低。因此,如何提高苗木成活率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影响苗木成活率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1、生理因素

指苗木自身的因素影响其成活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大树的苗木在移栽时,大树的苗木根部的吸收根是主要用来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而移栽的过程种往往连带的土壤是非常少的,所以吸收根经常在移栽的过程中已经枯萎死亡了,移栽后只剩下主根部位还有少量的吸收根,这样一来,在移栽过程种很可能会导致苗木的水分失衡,最后整个苗木都会因缺少水分而枯萎;另外一类是已经长成的苗木在一再的过程中内部的循环体系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平衡,一旦移栽会出现较长时间的缓和的时间,而已经长成的苗木已经到了成年的年龄,自身的再生长能力变弱,不能再像幼苗一样长出新芽,所以移栽后的苗木生长速度非常慢,甚至还会降低成活率。

2、环境因素

生长环境对于苗木的生长是决定成活率的另一大原因,在适应了苗木一开始的生长环境后,突然对其生长环境做大的改变,通常会使苗木因为不适应突然变化的环境而影响成活率。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受到了土壤的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还包括苗木生长的那片区域的光照度,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水分含量等。在移栽后,要想苗木适应所有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是不大可能的事,因此,苗木的最终枯萎也都是因为不能对新环境作出及时的适应,营养不良而死亡的。怎样提高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呢?

苗木成活率为什么那么低?

1、移栽技术的改善

移栽技术的改善包括移栽苗木的选择、移栽环境的改良、确定最佳移栽的时间和已在过程中的技术改善。在进行园林苗木的移栽选择时,一定要选择长势优良的青壮年树,过老或过幼的树都会在移栽后具有很长时间的缓苗期或无法成活,要尽量选择美观整齐,质量优异等的树种,移栽后才能较好较快的恢复生长,达到满意的造景效果。另外,在移栽苗木时也要考虑原来的盛景条件是否适宜移栽操作等。

移栽环境的改良对于苗木的成活率会有很大的提高,首先要对移栽后的土壤做出改良,检测苗木本身的土壤环境,包括土壤的酸碱度,水分含量以及土壤中的细菌成分及含量,土壤的通气性等因素,对于移栽的环境,应该做到尽量的模仿植物本身的生长环境,还可以增加树种,建设一个较全面的适合苗木生长的环境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在移栽苗木时,尤其是大规格苗木要注意选择最佳移栽时间。一般而言,苗木的移栽时间是秋冬完全落叶之后和春季萌芽之前这两个时间。就每一种苗木而言,由于各自的季节相变化之间的差异和萌芽时间上的差异,移植的具体时间也不同,比如含笑类植物的最佳移植时间为3月份,广玉兰为4月份。

2、技术改进

为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移栽前,需要对其进行修剪和切根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一般要求对苗木的地上部枝叶进行修剪。在起苗时,对于裸根苗,除了去掉一些过长的根系和死根之外,要尽量多留根系,保证预留的根系直径为苗木胸径的10倍左右,并且在起苗操作中要避免伤害根系。而对于带土球进行移栽的苗木,土球的大小应该是树根颈部直径的8-10倍,然后用草绳,蒲包或木箱进行包装,以防在搬运中弄敷土球,从而影响移栽苗木的成活。搬运时固定土球,并在其下方设置垫板,以免因震动而使土球松散,将苗木倾斜放置于运输车上,以降低高度,防止于高大建筑物或者其他交通设施发生碰撞等。且用木架将其固定,以防震动而弄伤苗木。栽植中,移栽的苗木种植穴要比土球大些、深些,如果发现移栽地的土质较差,就应该用优质的土壤,苗木的栽植深度要以土壤下沉后苗木的颈部和地表相平为宜。一般苗木入穴后再将其表面的包装物去除,然后用土壤填实并且踏平,再浇一次定根水。此外,为降低移栽苗木的水分蒸发量和防止日灼,需要对苗木进行包扎,然后平时要经常喷水以保湿降温,但水量不宜过多,因为刚移栽不久的苗木往往生根不扎实,很容易被风吹倒,所以有必要设立支架进行支撑。

3、选择容器栽培

随着园林苗木容器栽培的不断完善,容器栽培极大的提高了园林苗木的移栽成活率,采用容器栽培时,苗木的根系生长优良,移栽后容易成活。首先,为了避免苗木在容器中窝根,避免在苗木定植后根的伸展困难,栽培所使用的容器大都具有空气修根的效果。其次,在采用容器进行园林苗木的栽培时,苗木工作者一般都会随着苗木的生长状况而将其移植到体积较大的容器中,这样就不会限制吸收根的生长,更好的促进苗木吸收根的生长。再次,采用容器栽培而形成的大规格苗木在移栽时,往往可以带土球进行,这样苗木在移栽后就可以迅速恢复生长。最后,经由容器栽培而来的园林苗木,往往比栽苗具有更强的抵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