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容易弄错的年俗:压岁钱年三十给和初一给的意义不一样

要问过年的时候谁最开心,答案一定是孩子。

终于可以尽情地玩了,可以想吃什么就买,想玩什么就要,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过年有“压岁钱”!

但是压岁钱到底应该什么时候给呢?年三十给的钱,和大年初一给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容易弄错的年俗:压岁钱年三十给和初一给的意义不一样

下面咱们就一起聊聊:

01、压岁钱的来历:

压岁钱这一民俗在咱们国家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最早的时候,压岁钱并不是“钱”而是一种挂在身上的装饰品,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了钱。

传说很早的时候,有个叫“祟”的妖怪,总在年三十晚上出来干坏事,它特别爱摸小孩子的脑袋,它摸过的小孩,就会变得不聪明身体还不健康。

有家聪明的大人无意间把红纸包着的铜钱放到孩子的枕头底下,结果吓跑了“祟”,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崇也贪财,拿了钱也就不使坏了。

不管怎么样,祟被吓跑了。这种做法就从此流传开来,家家户户都照着做。

容易弄错的年俗:压岁钱年三十给和初一给的意义不一样

史料中有关压岁钱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汉代。那时候压岁钱叫“压胜钱”,或者叫“大压胜钱”,不过这钱不是能买东西的钱,而是一种专门制作的,佩戴在身上、起到辟邪作用的装饰品。

只是它们的形状,类似于当时的铜钱或者钱币而已。

这类装饰上面会刻上“去殃除凶”“天下太平”等字样,另外一面则饰以龙凤、斗剑、双鱼等图样。

宋元时期,每到过年长辈们都会给孩子一些铜钱让他们玩,也有祈求平安吉祥的寓意,但这时候的压岁钱还是不能花的“小玩意儿”。

容易弄错的年俗:压岁钱年三十给和初一给的意义不一样

到了清代,压岁钱就改作用彩绳穿钱币送给孩子,从此也正式称作“压岁钱”了。清富察敦的《燕京岁时记》里这样写道:

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民国时期过年时,长辈们会用红纸包着100文铜钱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意为“长命百岁”。后来纸币代替了铜钱,人们便也用纸币发压岁钱。

容易弄错的年俗:压岁钱年三十给和初一给的意义不一样

02、三十给的叫压岁钱,初一给的叫拜年钱:

压岁钱,是为了祈愿孩子的平安,健康和好运,那么问题来了,压岁钱什么时候给合适呢?

像前面故事里说的,崇这种小妖怪专在大年三十晚上出来摸小孩儿,那自然应该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的时候给。

给压岁钱的时候,可以说一些希望来年更努力、更开心,长更高、更漂亮的祝福的话,然后孩子拿了钱就踏踏实实去睡觉。

容易弄错的年俗:压岁钱年三十给和初一给的意义不一样

到了初一,亲戚朋友们拜年时给的红包,其实不能算是压岁钱,而应该叫“拜年钱”或者“拜年红包”。

除了给孩子压岁钱,也有些地方流行给70岁以上老人们发“压岁钱”。

无非是借着过年贴补一下老人,希望他们平时不要过于节俭,是儿孙们的一番心意。只是这个钱,最好早点给,好让他们有时间买一些过年的东西。

容易弄错的年俗:压岁钱年三十给和初一给的意义不一样

关于压岁钱的保管:

据说美国三岁的孩子,基本都要认识硬币和纸币,四岁要知道钱币之间的换算,认识到好东西不可能全买回来,买东西要做选择;五岁要知道钱是怎么赚来的。

所以,很多在国外生活的小朋友从小就不会乱花钱,长大了之后财商也会比较高。

有育儿专家指出,孩子们大约在六岁左右开始有钱的意识,所以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财商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如果你在孩子六岁前都在“替”他保管压岁钱的话,那六岁之后,可以培养他自己来管,

比如给孩子讲一下钱的意义,存钱的意义,投资的意义等,再给他买一个比较大的储蓄罐,跟他一起把钱放进去。

容易弄错的年俗:压岁钱年三十给和初一给的意义不一样

当然,也可以带孩子去银行专门开个卡,把钱存起来。

这样不但能培养小孩的理财意识,也能直接体验到存钱的感觉,如果在这个年龄孩子的钱财意识比较清晰,长大之后他一般都会有理财意识,不会乱花钱。

如果孩子已满12岁,家长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学理财,让他明白“钱生钱”的道理。比较和他一起投资理财产品,和他一起算、比较收益率,帮助他开始体验理财的快乐。

容易弄错的年俗:压岁钱年三十给和初一给的意义不一样

从小学习自己管钱、理财,算收益的孩子,长大之后的财商一般都会比较高,并且普遍比较自信,不容易在钱上吃亏。

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大,“保管”这事最好就不要做了,更不要把压岁钱拿来自己花掉,不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理财,以后也能少操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