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万物,逢七必变:《道德经》《易经》的处世智慧,一定要知道
有句老话:三生万物,逢七必变。前半句出自道德经,后半句来自易经,短短八个字,却饱含古人的处世智慧。真正读懂这八个字,世间万事万物,遇到的曲折起伏也就明白了。
01,《道德经》:三生万物
三生万物这四个字,来自《道德经》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一、二、三,并不是单纯的数字计算,代表的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既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诠释,也是宇宙和自然发展的本源。
用在我们生活里就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想要收入更多,过得更好,就要适应事物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规律。没有人能一口吃个胖子,也没有人做什么事能一下子就成功。
像现在热播的一部剧集《人世间》里的周秉昆,人不够聪明,也没有高学历,不能像哥哥姐姐那样当官、当教授,不能成为父母的骄傲。但是最终,他却活成了大家都羡慕的样子:儿子成材,夫妻和睦,有不离不弃的朋友,也有平静踏实的生活。
这一切都得益于周秉昆的踏实努力,在他心里,人活着就要努力,这就是一; 努力让家人日子好过点,这就是二;对于身边的人,能不麻烦就不麻烦,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就是三。有了这样的一二三,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做到泰然处之,不怨不艾,才能一步步带着全家人走向更好的生活,以后的日子也才会有更多可能。
你再看社会上一些钻营的,取巧的,不想从头来过,不想踏实做事做人的,哪个会有好结果?没有一,就没有二,沉不下心来,不愿意花心思、花力气去做事,却想有好结果,想赚大钱。就算短时间有些成效,最终也是不能长久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在生活中就是:
想要起步和向前,就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积水成渊、积土成丘不要着急不要浮躁;遇到挫折和问题,不要气馁也不要放弃,再坚持一下曙光就在不远处。
02,《易经》:逢七必变
在《易经》中每个卦分为六爻,到七爻就是另外一个卦了。六也代表着事物发展要经历的六个阶段,从开始到发展成熟基本上六个步骤就足够了。
历史上逢七必变的例子很多:《尚书》里的周公旦“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成王”,七年一步步走向巅峰;历史上“逢七必变”的例子也不少:汉朝全盛到贞观之治刚好七百年,七百年后又永乐盛世。
在《圣经》中,上帝用了六天创造世间万物,在第七天休息; 佛祖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七七四十九天开悟; 孩子要七岁上学、婚姻怕七年之痒、人过世要过头七才会真正离开。
所以“七”代表着另一种新的开始、新的转折,以及新的局面,可以理解为事物的能量或者发展已经到了饱和成熟的状态,再进行下去就要发生改变,接下来便是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这四个字给我们处世的道理是:
如果我们现在处在顺境,一切顺风顺水、得偿所愿,那就要小心乐极生悲、横生枝节,应当处处小心,把前面努力的成果做大做稳,然后再去备战新的开始。 如果现在处在逆境,也要记得这四个字,什么事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个阶段的不顺才是人生常态,咬咬牙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带来新的转机或机会。
另外,这四个字还蕴含了“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处世道理。无论与什么人打交道,都不可把事情做得太绝,不可把话说得太满,凡事留有余地、与人方便才是与己方便,当记得月有圆缺、境随顺逆。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真正读懂“三生万物,逢七必变”所蕴含的道理,就会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生活和处事。当事处三、七类似的状态时,就能处变不惊,蓄积力量,静等时机,不急燥、不颓废,不骄纵、不偏颇,最终实现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