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老话说“50不交钱,60不交言”:什么是交钱和交言,有道理吗?

每次回老家,三哥最喜欢听邻居大爷大妈们唠嗑。他们的话老是一套儿一套的,又总暗含不少人生哲理,虽然有些话很简单粗糙,却总能让人豁然开朗。

上次回老家,又听了一句“50不交钱,60不交言”后面半句是“70不留饭,80不留坐”。

50不交钱

老人们口中的“交”有交易和交往的含义。

50不交钱有两层意思,一是人过了50岁,尽量管好自己的钱,不要轻易去投资、作生意等,以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二是50岁之后,尽量不要跟人打金钱方面的交道,无论是借别人钱,还是把钱借给别人。

老话说“50不交钱,60不交言”:什么是交钱和交言,有道理吗?

第一层意思其实是劝告中老年人要谨慎投资,辛苦半辈子攒下些钱不容易,不要轻信别人“发财”的话,把辛苦半生的钱交出去,最终使自己蒙受损失。

第二层意思说的是,一般别问人借钱,特别是大宗地借,因为人家很可能怕你还不了,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弄得两头儿不好看;也尽量不要把钱借给别人,自己手里有几钱儿比啥都强,如果遇上赖帐的更会伤心伤身,划不来。

60不交言

交言,有不完全交出的含义。

人活了半辈子,大都积攒了不少经验和道理,动不动就想讲给别人,或者总想给别人做指导。忘了别人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你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他想“你那老黄历也该早翻篇了”,这样一来矛盾也就来了。

老话说“50不交钱,60不交言”:什么是交钱和交言,有道理吗?

所以人过60要学会收一下脾气,沉得住气。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事别管、别问,也别多说,要知道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有些人总要吃些亏才能明白,别急。

交言,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要随意说人家的长短。人过了60通常就逐渐闲下来了,有人就开始到处凑堆儿,到处说个东家长西家短的,传播一些与自己无关的“新闻”,最终搅得四邻不安。

要记得“闲坐莫论人非”,还要注意不要“交浅言深”,以免伤人伤己。

70不留宿,80不留饭,90不留坐

古代人不像咱们现在,七十多岁的人看起来还像四五十岁。那时候“人过七十古来稀”,一个村上的人超过70岁的也很少,就算有也看起来很“显老”了,疾病和意外也随时可能击垮他们。

老话说“50不交钱,60不交言”:什么是交钱和交言,有道理吗?

所以在古代,7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是不会到处串门的。就算有事要出门,他们也不会在外边过夜,以免给自己和别人添麻烦;当然也没人强留老人在家过夜,以免照顾不周。

再大一些,人过了80岁,牙齿也都不会太好了,消化系统也在退化了。所以如果有老人来家遇上饭点儿,他想吃就盛点,不想吃也不要勉强,万一饭菜吃得不对,老人也会不舒服。

到了90岁,老人的行动等就更加迟缓了。到这时他们想怎么样,最好就随着他们的意思,想坐就坐会儿,不想坐也由着他们就好,一定不要强让坐,或者拉拉扯扯。

三哥说:

现在人80岁还依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行动自如。可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40岁左右,到了50岁就垂垂老矣,所以也才有了上面的说法。

老话说“50不交钱,60不交言”:什么是交钱和交言,有道理吗?

孔子曾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0多岁的人,经历过一些事情,也明白了不少道理,所以就慢慢懂得了不少事物的发展规律;过了60岁,就应该可以和世界平和相处了;70岁后,对万事万物都看得透,想得明,所以身心也就自由多了,行事从容自如,又不会出格过分。

只是,就算看起来再年轻,把老人们讲的道理放在心里,也应该不会出什么大的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