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菜根谭》里简单的3句话,帮你快速掌握与人相处的秘诀

人人都说与人相处是门学问,深不可测又没有规律可循,因为人有千面,事有千轮,你永远不可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轨迹。

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人嘛,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用《菜根谭》里简单的三句话,就能应付了。

1·对小人不恶

《菜根谭》里说: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wu)。

意思是说,对那些心术不正,行为不端的人严厉并不难,难的是以平常心对待他们。

《战国策》中载:“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以善于养士著称于天下。但最初他只是礼遇自己喜欢的“君子”,而不愿意收留那些在性格、行为上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人。

《菜根谭》里简单的3句话,帮你快速掌握与人相处的秘诀

一次,他正要赶走一位不喜欢的食客,朋友鲁仲连劝他“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

猴子灵敏,但离开树木到水里不如鱼鳖;遇到危险时,宝马也比不上狐狸。意思是劝他:人各有长不要区别对待。于是,孟尝君留下了这位食客。

后来孟尝君遭到秦王威胁,急需一件狐裘解围。在身边所有人都束手无策时,那位食客学狗叫潜入宫廷盗出狐裘交给秦王,秦王只能放了他们。

但很快秦王就后悔了,不但派人骑快马追捕,还下令关闭城门到鸡鸣时分才可开放。危急时刻,又是这位食客“学鸡叫引鸡叫”解了围。这个故事也是“鸡鸣狗盗”一词的源头。

其实想想,这世间哪有绝对的“小人”呢?所有人都一样,不过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做着自己认为正确或者该做的事罢了。

而所谓的“小人”,也不过是人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别人的评判。最可怕的是,只要有坏事发生,我们最先想到的,都会是这些被贴上标签的人。这本身就很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会严重伤害人的自尊心,严重时还会把人逼到极端,导致更不好的事情发生。

《菜根谭》里简单的3句话,帮你快速掌握与人相处的秘诀

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对事不对人”,无论对谁都不要妄自揣测,不要胡乱给人贴“标签”。

2·对君子有礼

《菜根谭》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为人处事“敬君子、远小人”是人之常情,重点在于态度。

很多人为了标明自己是“君子”,会有意与某些人拉开距离,又不自觉地对自己认为的“君”子信服满满、恭敬有加。

唐朝时,李林甫在担任宰相期间,对能力比自己强,或者得到皇上赏识的人,都是千方百计地排斥。

但他表面上又总装作很友好、很恭敬的样子,话说得像蜜一样甜,暗中却又极尽迫害,这也是“口蜜腹剑”一词的来源。

这世间当然没有那么多的李林甫,也未必会有人像他那样阴险。但如果能反过来想想,就不难发现:

《菜根谭》里简单的3句话,帮你快速掌握与人相处的秘诀

如果有人对我们极尽恭敬和讨好,我们会怎么想呢?第一肯定是觉得别扭、不愿深交,第二应该会觉得此人太“虚”,需要防范。

正所谓“敬而无度,则流于谄媚”,过分地表现崇拜和恭敬会演变成溜须拍马,让自己成为一个出卖尊严的人。

长期这样的“点头哈腰”一脸恭敬,也会使人德行渐消,泯于众人。

所以,无论我们面对的是崇敬的偶像,还是曾给予帮助的师长,都只要做到有礼有节,有序有度,不卑不亢即可。

以免过分恭敬引起他人不适,又拉低自己的人品。

3·对家人温和

《菜根谭》中说:攻人毋太严,教人毋太高。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是说无论对谁都要温和:不能太刻薄,要考虑对方能否承受;期待不要过高,要考虑他人能否做到。

对别人这样,对家人更要如此。

《菜根谭》里简单的3句话,帮你快速掌握与人相处的秘诀

古往今来,世间都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对外人亲,对家人凶”。

可能是因为外人牵涉到利益、前途等等,需要保持礼貌和尺度;而家人却只是亲人,不会轻易离开,也不牵涉利益,所以不由得就对家人苛刻起来。

说话刻薄,做事张狂。一点小事就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最终搞得亲人不亲,家不像家。

清代魏裔介的《琼琚佩语》中说:

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正警之,如春风之解冻,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意思是对待家人要温和,就算他们有什么过错,也不能在外传扬,也不能不管不问。如果问题不方便直说,可以借别的事暗示一下;如果当时不能明白,可以再找时间温和提醒;对待家人要像温暖的春风,温和的空气一样,

这才是对家人正确的态度,这样才是一个家应该有的样子。

待家人好一些,因为此生会一直支持和陪伴你的,只有他们。

三哥说:

小人固然当远,却断不能与之为仇;君子固然当亲,却也不可曲意奉迎;家人当亲,定不能以寒凉之心相待。

与小人为仇,生活处处生羁绊;奉迎他人,会败了自己的人口;家人可亲,一定要好好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