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老话“冬季看九月,重阳知冷暖”:九月九重阳节,今年冬天冷吗?

农历九月初九,是民间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源自上古,也是古代人祭天、祭祖的重要节日。重阳节又居于寒露节气前后,处在天气由凉向寒的转折点,所以重阳节的天气也与冬季天气密切相关。

老话说“冬季看九月,重阳知冷暖”,为啥这样说?今年冬天冷不冷呢?

老话“冬季看九月,重阳知冷暖”:九月九重阳节,今年冬天冷吗?

1·九九重阳节

《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所以明代张岱在《夜航船》里说: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始于上古,普及于汉,鼎盛于唐,是古代人们在秋后丰收后祭天、祭祖的日子。

重阳节和农历年、清明、中元节一起,被称为“四大祭祖节日”。

因为历史悠久,所以重阳节的别称也很多:因为月和日都是九,所以称“重九”“双九”;因为“九”为老阳,象征老人,又被称为“老年节”“敬老节”;又因节俗被称“登高节”“晒秋节”等等。

唐代大诗人王维诗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就写了关于重阳的两项习俗:登高和插茱萸。

老话“冬季看九月,重阳知冷暖”:九月九重阳节,今年冬天冷吗?

茱萸被称为“避邪翁”,而登高的习俗源于重阳节的气候特点,和对山岳的崇拜。古人认为九月初九前后,大地阳气上升,阴气下沉,越高的地方阳气越盛,于是就登山接触更多阳气,以避邪晦、求长寿。

2·重阳节与季节

古人对重阳节的崇拜,与古代民间祭祖“大火”星仪式有关。“大火”星,也就是“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二”。是古人用来确定季节和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

春天农耕时苍龙七宿由东方升起,此时大地回暖,万物萌生;夏季苍龙高悬南天,天气炎热、万物繁盛。

然后苍龙七宿退落至西方,万物衰败萧瑟;冬季来临,苍龙七宿隐入地平线以下,万物伏藏。

深秋时节“大火”星落退,大地火气转入休眠,冬水之气越来越盛,大地由凉转寒。

老话“冬季看九月,重阳知冷暖”:九月九重阳节,今年冬天冷吗?

每当此时,古代人都会举行仪式为“大火”星送行,祈求风调雨顺、万物合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仪式已被湮没至历史长河,除少数区域还留有重阳祭灶的节俗外,已很难再找到痕迹。

重阳节源于祭星,又居于寒露节气前后,所以就被古代人用来预测冬季天气,以提早做好准备,免得挨饿受冻。

3·九月看冬,重阳知冷

民间关于九月和重阳节天气的谚语很多,比如“九月雷公发,大旱一百八”,是说九月如果打雷,就预示着未来半年内降雨都比较少,冬天会以干冷天气为主。

还有“九月冷、一冬冰,九月热、一冬温”“九月起风,臭头老翁(天冷不愿洗头)”“九月温,霜后还有小阳春”等等。

大概都是在说如果九月天气暖和,就预示冬天来得比较晚,会相对暖和;如果九月冷,就代表寒冷来得早,冬天会比较冷。

老话“冬季看九月,重阳知冷暖”:九月九重阳节,今年冬天冷吗?

还有不少谚语,是以重阳节的天气来预判冬季冷暖的,比如“重阳无太阳,丰收不用忙”,是说重阳节阴雨,就预示着冬天会比较冷,冬天冷,庄稼就很少会遭遇病虫害,来春长势好、自然丰收有望。

还有“重阳无雨,冬至多雨;冬至下雨,腊月多晴”“重阳阴一冬水,重阳晴一冬干”“重阳无雨一冬晴,重阳有雨一冬凌”“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不下半冬干”等等。

都是在说如果重阳节这天下雨,就预示着冬天会冷;如果天气晴好,则预示着冬季会干旱少雪,可能是个暖冬。

所以,民间才有“冬天看九月,重阳知冷暖”的说法。

结语:

民谚俗语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记录和比对得来,多数还是比较有道理的。但任何事都不能死搬硬套,谚语有其地域色彩,也一样会渐渐被时代所弃。

所以,凡事都要客观看待,判断一件事还应多些参照、多方面了解才会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