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九月十三寒露,寒露节气三怕,占一项白忙、占两项白瞎:三怕指啥

农历九月十三是寒露。寒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是农时的重要节点,也是天气由凉爽到寒冷的转折点。

所以说寒露节气有三怕,占一样白忙,占两样准瞎。是啥意思呢?

1·寒露节气特点

寒露节气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斗指戊。

寒露是干支历中酉月的终结点,也是戌月的起点。这之后太阳的高度继续降低,气温也随之下降。

九月十三寒露,寒露节气三怕,占一项白忙、占两项白瞎:三怕指啥

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和白露节气相比,寒露时气温更低,寒生露凝,所以露水里也多了冬水的阴冷之气。民间说“白露水救世人,寒露水恶过鬼”,寒露时露水中寒气过重,对人体健康不利。

老人们常说“寒露过三朝,过水要找桥”“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意思是说寒露节气之后,天气慢慢变冷,已经很少有人穿单衣了。

古籍中的寒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古人认为早到的鸿雁为主,再来的就是宾,寒露时,鸿雁已大部分飞往南方;随着秋意加深,雀鸟已很少,海边却出现很多蛤蜊;随之秋菊普遍开放。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写的就是寒露节气前后菊花盛放的情景。

九月十三寒露,寒露节气三怕,占一项白忙、占两项白瞎:三怕指啥

2·寒露节气三怕

寒露节气也是重要的农时节气,农家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小麦播种正当时,晚稻也要快点收”“小麦种在寒露口,种下一碗收一斗”

寒露前后,正是北方秋播大忙、南方晚稻收获之时,这时候最怕发生三件事。

一是怕下霜

谚语中说“寒露有霜,晚稻受伤”“棉怕八月连阴,稻怕寒露下霜”,是说晚秋如果寒露下霜,会很容易使晚稻受冻减产。

从科学角度来讲,霜是由冰晶组成,水汽在低于零度时凝结成白色的晶体为霜。

按季节来说,寒露是戌月起点,虽然此时冬水之气已经显现,但力量还很薄弱,还不到结霜的时候。如果此时下霜,就成了“一夜入冬”,容易毁坏作物造成减产。

九月十三寒露,寒露节气三怕,占一项白忙、占两项白瞎:三怕指啥

所以《礼记·月令第六》中讲“季秋行冬令,多盗贼,边境不宁”。是说这时候太冷就会使田中收成欠佳,人没吃的只能去偷。

二是怕打雷:

秋分之后,天空中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已退落于地平线以下,理应不会再有雷声。

古人认为“雷者,阳之声。认为雷是大地上阳气的声音,春分之后阳气逐渐强盛,所以才听雷声;秋分过后阳气逐渐收藏入阴,也就不再有雷。

就如古籍所讲“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按季节八月里雷已收声,到九月如果还有雷响,那便是极端天气的象征。

所以民间说“九月雷响十月雾,来年收成保不住”“九月打雷,稻谷贵”“九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礼记·月令第六》中也说:季秋行夏令,冬藏殃败,民多鼽嚔。“鼽嚔”的意思是呼吸道疾病。

九月十三寒露,寒露节气三怕,占一项白忙、占两项白瞎:三怕指啥

三怕大风:

民谚讲“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说的就是庄稼最怕寒露风,人最怕老来没钱。

在古代,不少地方都流行在寒露的早上烧香拜神,祈求风调雨顺。

从季节上看,寒露节气时北方寒冷气流已经逐渐成为季节主控,此时大地上火气耗尽、冬水显现,风中夹着不少寒气,很容易毁坏庄稼。

这时候如果刮大风,也很容易造成大幅度的降温,季节未到寒潮先来,定会影响收成。

总结来说,寒露节气的三怕指的是下霜、打雷和大风,这三样占上一样一季就等于是白忙了,敢占上两样田中的庄稼基本就算是毁了。

养生小贴士:

老话说“寒从脚上来”,寒露节气之后,要注意双脚和腿部的保暖,不要再穿凉拖鞋,不要浸冷水,记得“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参考资料:《二十四节气知识全书》《中华民俗万年历》《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细说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养生经》《中医是什么》等,感谢诸位大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