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今日立冬,老人说“立冬有三防,四季都吉祥”:立冬要防啥?

今日立冬,立冬节气代表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到来,每当季节交替的时候,都是病气多发之时,所以老人提醒“立冬三防,四季吉祥”,立冬要躲什么呢?有啥说法?

1·立冬要防风

自然界中有六气,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热。春有风、秋有燥、夏有暑,长夏有湿,而冬季有寒,自然六气是大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人活自然之中,跟随春夏秋冬季节变换,也受自然六气滋养或侵袭。虽然经过长年与自然的磨合,人已经基本适应了六气的自然更替。

今日立冬,老人说“立冬有三防,四季都吉祥”:立冬要防啥?

但如果自然界气候变化异常,就会超越人体适应能力,此时自然六气就变成了“六邪”。

《黄帝内经》中说“风者,百病之长也。”意思是四季之风是多种病的源头。这是因为风性流动,动则为阳、静而为阴,能解除人体防御,使“六邪”入体。

所以,古人把风邪当作一切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四季皆有风,唯独冬季之风最是伤人,所以老话说“冬季风为刀,刀刀sha人招”。冬季多北风,而北风最伤肾,肾为人体阳气之根、五脏之本,阳盛人盛、阳衰人衰。

所以立冬之后一定要注意不让风邪入体,衣着保暖不露体,天寒慢加衣、感热慢减衣,不要使寒气入体伤及人阳。

2·立冬要防望

今年的立冬是农历的十月十四,十月是大月,所以十四就是望日。在朔望月中,每月的望日都是月亮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是月亮引力最强的日子。

今日立冬,老人说“立冬有三防,四季都吉祥”:立冬要防啥?

这种引力对地球上的液体影响巨大,作用在大海上,会引发巨大的海水波动,形成滔天潮汐,海水会被抛至数十,甚至上百米。

不光是海水,人体内大约也有70%的水分,所以这种强引力也会作用在人体上,会引发人的躁动不安、情绪异常。

这种异常也会增加各种事故的发生几率,已知的不少飞行及交通事故就多发生在朔望日前后。所以古人说“朔日不出门,望日不归家”,重点都在于不要在这种时间段行在路途。

今年的立冬还赶上“五黄入中”日。老话说“初五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炼丹,门外有金莫去担,穷嘴老鼠不出庵。”五黄入中指的是主事天神入主中宫的日子,就像古代皇帝登基的日子一样,平民是需要回避,宜静不宜动。

加上立冬这天刚好是亥月的甲子日,是亥的咸池之地,也是绝烟火之时。

今日立冬,老人说“立冬有三防,四季都吉祥”:立冬要防啥?

望日躲的是月亮,五黄入中、绝烟火躲的是时辰,而这个时辰就是立冬交节、戌时之后(晚上的七点到九点),不外出、不求财、不求子。

3·立冬要防气

有句老话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

可是气是什么呢?这世间的一切事物,不过都是由气的运华而产生。《医门法律》中讲:气聚则形成,气散而形亡。

对于人体而言,气的功能有温煦、推动和防御等。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能推动人体阴阳运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控制津液流通等。

张景岳先生在他的《类经》中讲: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百病皆生于气。

而人体气之不和,多与情志活动失常有关。《内经》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任何情绪上的大波动,都会带来人体气运异常而埋下致病隐患。

所以民间常说的怒气伤肝,忧思伤脾等,都为“气病”。

今日立冬,老人说“立冬有三防,四季都吉祥”:立冬要防啥?

立冬节气之后,白天短黑夜长,大地阴气盛阳气弱。加上草木枯萎、黄叶飘落,都容易引人忧伤和悲戚,所以在立冬后抑郁、沮丧、消极等情绪会更加明显。

此时人要注意防止情绪上比较大的波动,多注意修身养性,保持身心愉悦,气机调畅。

立冬节气,处于秋冬季节交替之时,人体容易因不服交替而出现各种问题,所以立冬要注意“三防”,防风寒,防气滞,防戌。如此便可吉祥如意,百病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