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大雪到,老人提醒“要想一冬好,大雪用三宝”:三宝好,要早用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这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斗指北方壬位。

大雪节气为仲冬子月的始点,比起小雪,此时天地闭塞更为严重,天气不降、地气不升,天寒地冻。

所以大雪三候中第一候就是“鹖鴠不鸣”,鹖鴠,又称寒号鸟,实则不是鸟类,而是一种哺乳动物,特别喜欢在夜间鸣叫,但是大雪过后天气寒冷,它便也不再鸣叫、只等日出。

大雪到,老人提醒“要想一冬好,大雪用三宝”:三宝好,要早用

大雪二候“虎始交”。《本草》中讲,虎乃阳中之阴,故交于冬至一阳将发之前;三候“荔挺出”,尽管会有大雪降下,寒冷无比,但兰草依然能感到阳气萌动而抽出新芽。

所以,大雪节气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是大地阴气最盛的一段时间。

《礼记月令》中说:仲冬之月为“畅月。畅,犹充也,此月为充实之月,不可发泄者,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故也”。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补充道:时当闭藏而畅达之,言其逆天时也。

大雪节气位于冬季仲月,此时万物不生不长,闭塞休养,也正是人们冬季“充实、进补”的最佳时段,正所谓“大雪进补,开春打虎”。

但是大雪宜补却不能乱补,乱补容易致使“三焦不畅”,诸气不平,湿寒入体或受燥邪发。

冬季属水,对应人体肾脏,所以大雪进补的重点在于补肾,滋阴补阳,通气利下。否则就会如《素问》中所讲:逆之伤肾,春为瘘厥;太阴不藏,肾气独沉

大雪节气开始,可多用以下“三宝”,就可安然补冬,待春来花开,就能笑赏春花、笑迎春风。

大雪到,老人提醒“要想一冬好,大雪用三宝”:三宝好,要早用

大雪一宝:山药。

老话说“冬吃山药赛人参”,山药味甘平,无毒;补中益气,补肾助阴。在众多适合大雪进补的好东西中,山药当居首列。

《纲目》中载,山药益肾气,润皮毛。除寒热邪气,久服耳聪明。清代《本草经读》中补充道: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

生山药性凉,但蒸或者煮熟之后,就能化凉为温,不但可以回肾补虚,还能动冷风、镇心神、补心气。滋阴补阳还可延缓衰老、减肥美容。

因为山药多为食物,而非治病之药,所以神农也特别提出“久服”二字。

大雪二宝:白萝卜。

白萝卜色白,属金,入肺,性甘平辛,被古人冠以“蔬中最有利者”,民间对其也有“小人参”的美誉,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一味,气煞太医”更是被世代流传。

大雪到,老人提醒“要想一冬好,大雪用三宝”:三宝好,要早用

《本草纲目》中讲白萝卜“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

大雪节气时天地不通,人体也是一样,因为天气寒冷,所以人们多喜食热量高、味重的食物,加此时天短夜长,人也上少动少发,所以就更容易出现下焦不通,下排不畅的问题。

而萝卜正对此症,生吃萝卜清上焦,熟食则利下焦。所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对萝卜也是极力推崇,主张冬季多食。

元代诗人还写诗赞美:

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

老病消凝滞,奇功真品题。

大雪三宝:雪藕

唐代大诗人韩愈曾做过一首诗,诗中这样写道“冷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疴ke,音同棵)”,沉疴,指的是久治不愈之疾。

雪藕是莲藕的一种,因为它的颜色雪白细腻而得名。在唐代雪藕还曾被列为贡品,专供皇宫贵族们食用。

大雪到,老人提醒“要想一冬好,大雪用三宝”:三宝好,要早用

中医认为,雪藕“生藕甘,寒而无毒;熟藕甘温”。如果生食,可清热解烦,解渴止呕,取汁更佳。

煮熟之后性味甘温,益血补气,主补五脏,止泻固精。简单加工后,更为老幼妇孺及病患之人的上佳补品。

大雪将至,寒气倍增,要注意早睡晚起,去寒就温,不剧烈运动,不出大汗损阳伤阴。食物中多加以上“三宝”,等冬季过后春暖花开之时,便可觉浑身轻松,沉疴尽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