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今天冬至,记得“冬至三做三不做,平安添喜乐”:分别指啥事?

从今天早上的5点48分01秒开始,太阳黄经就到达270度,斗柄指向北方子位,就是冬至节气了。

冬至又叫亚岁,冬节,是个很重要的节气和传统节日,民间也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节气要注意“三做三不做,有福添喜乐”,分别指的是啥事呢?

冬至要做的三件事

1·祭祀

在古代,冬至一直都是个重要的祭祀节日,大约从殷周时期一直到清代后期,几乎所有朝代里,冬至这天都会有朝廷的祭天大典。

今天冬至,记得“冬至三做三不做,平安添喜乐”:分别指啥事?

皇帝们会亲自参与祭祀,以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皇家祭天,民间自然也会祭祖,大户人家的族长会带领族人祭拜祖先神灵,祈求人丁兴旺,庄稼丰收等。普通百姓家也会给先人上炷香,或者用第一碗饭四处浇祭。

随着历史的变迁,冬至祭祀的大场面当然是没有了,但还有不少地方有祭祖的习俗。

特别是今年的冬至,刚好赶上冬月晦日,这天也是“一家之主”灶神上天述职的时候,所以要早早打扫一下厨房,做些可口的美食,在祭祖的同时,还可以和家人一起享用节日美食。

2·吃饺子

冬至的传统吃食,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比如有些地方讲究吃馄饨、饺子,也有地方讲究吃汤圆。

今天冬至,记得“冬至三做三不做,平安添喜乐”:分别指啥事?

关于冬至美食传说有不少,比如吃馄饨,相传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源自盘古开天地时。据古籍记载,混沌是天地未出现时的景象,盘古舍命在混沌中开天辟地,才有了如今的天地清明。

后人依据神话中“天形如卵,地如卵黄”“地被天所包”的描述,做出馄饨的形状,大小如鸡卵,和原初天地混沌有些相似,“故于冬至日食之”。

据说馄饨这俩字,原来一直是带三点水的,后来常被用作祭品,才改了食字旁。不过也有人说传说中的食物是汤圆,到底是什么却没人知道。

北方吃饺子的习俗,相传是源于医圣张仲景。据说当年医圣看到寒冬里百姓多有伤寒,耳朵和双手也大都被冻坏,就心生怜悯。

他叫人把草药和蔬菜等包进面片中,当街煮给百姓们吃,治好了他们的伤寒和冻伤。

今天冬至,记得“冬至三做三不做,平安添喜乐”:分别指啥事?

从此每年的冬至,人们都会煮一锅热腾腾的饺子,来表达怀念和感恩,老人们还警告小辈: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3·关怀长辈

在古代,冬至也是个敬老节,民间的祭祖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敬老。

在不少朝代,冬至都有给长辈送鞋袜的规矩。三国曹植就曾写过一篇《冬至献袜颂表》,里面定局有“伏见旧仪,冬至献履贡祙......”的句子,意思就是:依照过去的习俗,我冬至这天给您送鞋送祙

据说这一风俗来源于“冬至日影最长”的说法,给长辈送鞋袜,也是取“最长远”的意思,祝福长寿和安乐。

古籍中也多有“近古妇人常以冬至上履祙于舅姑(公婆),践长至之义”的记载,说冬至的时候,媳妇们要给公婆奉上鞋袜。

现在不少地方都没有送鞋袜的老习俗了,但在节日里给长辈一些关怀,总是不会错的。

今天冬至,记得“冬至三做三不做,平安添喜乐”:分别指啥事?

冬至三不做

1·不晚归

冬至这天是大地阴极复阳的开端,也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所以,古代人认为这种时候大地上不好的气场是很强的。

所以民间一直都有“冬至忌远行,黄错忌不归”的说法,认为冬至这天应该早早回家,不应该逗留在外或者远行不归。

今年的冬至又遇到冬月晦日,晦日的第二天就是朔,所以晦日又叫既朔(接近朔日),古代也有“既朔不出门,既望不归家”的说法,所以今天晚上不适合在外逗留,应该早早回家团聚。

今天冬至,记得“冬至三做三不做,平安添喜乐”:分别指啥事?

2·不搬家

冬至本身是个祭祖的日子,这天也是大地上阴寒之气最重的时间,所以冬至又被称为“恶日”。

古代人认为这样的日子,是大地寒气动荡不安的时候,浊气流动旺盛,不适合动迁,所以民间老人们会说“冬至搬家,墙倒屋塌”。

今年冬至是己酉日,也是“五离日”之一,也是很不适合迁居、搬家的。

3·不同房

所谓“冬至一阳升”。冬至日,大地阳气非常微弱,阴寒相当旺盛,所以这也是个阴阳不调的日子,不利于后代繁衍。

今天冬至,记得“冬至三做三不做,平安添喜乐”:分别指啥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冬至是:终藏之气,至此极也。是说冬至是大地万物闭藏的极限。

人与自然本为一体,所以人也应该“闭藏”自己阳气,多藏少泄。民间也有”冬至不嫁娶“的习俗,大概也源于此。

今天冬至,适合打扫屋子,关怀长辈,早早回家;不适合晚归、搬家和同房。

祝大家冬至日安康快乐!愿疫疾早除,还天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