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是“人日”,老人说“人日最爱大日头,谷物丰收人添寿”
在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七是“人日”或“人胜节”,这天讲究吃七宝羹,登高等,以求新的一年自己和家人能健健康康,幸福平安。
老人说“初七人日节,最怕阴雨天”“人日最爱大日头,谷物丰收人添寿”,有啥说法呢?
1·人胜节的来历
正月初七是“人日”的记载,在很多古代作品中都有提起,比如汉代《占书》中有“七日为人”的记载,明代《月令采奇》中有“初七日,曰人胜节”的句子。
唐代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里,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句子;还有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中也说:初七日谓人日。可见正月初七“人日”或“人胜节”的习俗由来已久。
据汉代古籍中记载,这种说法源自女娲造世的传说,称女娲在前六天造出了“六畜”,在第七天造出了人类,所以初七就成了人类的生日。
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一个人日,古代的这天,人们要头戴“华胜”头饰,相互送花道贺;还会找来金箔剪成人形,贴在家里的屏风上,共度共贺。
2·人胜节3习俗
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登高赋诗。初七的习俗,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三条:
一是喝七宝羹、吃煎饼:初七早上要熬制由七种菜(可加肉)做成的羹汤,喝了之后可带来吉兆,除走邪气,驱除百病百疾,得一年安康。
七宝羹的原料,根据各地的物产情况而有所不同,还可以加上鱼块或肉碎,取“食之有余”“餐餐有肉”的好寓意。再配春卷或煎饼同吃,“熏天”取吉,求新年大吉大利。
二是吃面、登高:在传统习俗中,初七是小孩子的节日,十七是成人的节日,二十七是老人的节日,所以这三天都要吃“拌脚面”,寓意缠住岁月,不受要侵扰,取意健康长寿。
也有些地方吃“捞面”,寓意财源广、多捞钱,新的一年会越捞越满、越捞越高、步步高升。
当然这天也适合登高,古籍《月令采奇》中就有“人日宜食七菜羹,宜登高”的记载,还写“倾城出登”。
三是不动针钱、不出远门:老人们常说“初七动了针,婆娘眼不真”,称初七动针线对家中女士的眼睛不好,虽然这点没什么道理,但也是一种习俗。
所谓“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是因为七这个数字代表的是老阴生少阳,万物生发时都是相反力量最强的时候,七也代表阴气强,所以初七不适合出门远行。
3·人胜节怕阴雨
初七是人的生日,七为少阳,是复生之数。少阳象征早上的太阳,如果有阴雨、不见太阳,那就预示着这一年会不太顺利,自然这指的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不顺。
古代流行“新年十兆”,古籍中写: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曰人日,是月上旬,以阴阳验物丰耗。其占晴为祥,阴为灾。是说可以根据正月前几天的天气情况,预测这一年中几种生灵的吉凶祸福。
汉代东方朔的《占书》中也写: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日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若逢阴雨,则有灾。
清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也说: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
意思是如果初七这天从早到晚都是睛天,那就象征这一年里生活秩序正常,安居乐业。
古代的人日节也是“求子”日,想要孩子的家庭会在这天举办求子仪式:在土地庙前放上一只油碗,里面放上对应家中人口的灯捻,称“长命捻”。
如果这天有风,吹灭了灯火,那就寓意着求子失败,家中人丁难兴,所以初七不但怕阴天下雨,也怕刮大风。
正月初七是人胜节,适合一家人吃七宝羹、煎饼,登高强体,这天不宜用针线,如遇刮大风、阴天下雨,就象征明年人会经历一些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