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正月十七“人气日”,记得3件事,顺顺当当一整年:分别指啥事?

在民间,正月十六一过,年也就算是彻底过完了。正月十七是“收灯日”,也是“人气日”,民间流行在这天“打小人”,怎么打呢?还有哪些老传统?

1·正月十七人气日

传说女娲娘娘在创造天地万物的时候,先在前六天创造出了各种动物,在第七天才仿照自己的模样造出人来,所以民间称正月初一到初六为“六畜日”,正月初七为“人日”或“人胜节”。

古代人认为初七天晴,那就代表人寿年丰,国泰民安。《燕京岁时记》里也写: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

正月十七“人气日”,记得3件事,顺顺当当一整年:分别指啥事?

不但如此,人们还认为正月初七是孩子们的节日,正月十七是成年人的节日,正月二十七是老年人的节日,这三天合称“人气日”。当然这些日子的天气,也预示着不同年龄段人的生活情况。

在民间,也有在逢七之日吃面条的习俗,这种面被称为“拌脚面”,有拌住腿脚、留住岁月的意思,寓意长寿和健康。

正月十七是成年或者中年人的“人气日”,所以这天中年人要给自己煮一碗“拌脚面”,让长长的面条拌住岁月,让自己老得慢一些,压力小一些,身体好一些。

有些地方流行这天吃“蒜面”,也就是捞面条,取意过日子要“精打细算”,要“算”着点过,切不可顾头不顾脚;也有人认为吃捞面的意思是“多捞钱”发大财。

正月十七“人气日”,记得3件事,顺顺当当一整年:分别指啥事?

正月十七是“收灯日”,民间也有“上灯圆子收灯面”的说法,元宵节上灯吃了汤圆,十七收灯再吃碗面才算是圆满。

2·正月十七打小人

正月十七又叫“白虎启齿日”,传统习俗是要在这天祭白虎。但是传说中白虎是个凶神,比如谁家的房子西边高、东边低,人们就会说是“白虎抬头,家宅不宁”;公司里有“小人”作怪,也会有人说“白虎呲牙,无人不怕”。

所以人们就在正月十七的白虎启齿日“打小人”。方法是用白纸剪出人的形状,如果知道谁在故意坏自己的事儿,还可以在上面写“小人”的名字和八字等,然后到桥下或者水边用鞋底抽打。

正月十七“人气日”,记得3件事,顺顺当当一整年:分别指啥事?

打完之后,还要在小人的口舌处剪上一刀,意思是把小人的舌头剪断,让他不能再搬弄是非、坏人好事。做完这些,再把纸人点燃、把灰扔进水里,称这样就能保一年不惹是非。

也有些地方讲究这天要祭拜财神爷骑的黑虎,在点燃“小人纸”前念叨“黑虎压小人,小人离我身”,称这样就不但能让小人不能近身,还能收到黑虎送的“偏财”。

虽然这种做法看起来有些迷信,但也有人称“很灵”,打完之后果然再没招是非,顺顺当当地过了一年。

3·正月十七针刺日

在古代,普通人家的女子的生活大都很枯燥,一年到头都只能呆在家里,唯一的娱乐或者工作,就是做“女工”,或叫“女红”,也就是纺织、刺绣、缝补等。

正月十七“人气日”,记得3件事,顺顺当当一整年:分别指啥事?

那时候的女孩子们要从小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补等女红活计。长大后夫家的择妻标准,也是“德、言、容、工”四项,“工”指的就是女红。

也就是说除了德行、言语和容貌这些“硬件设施”,女红的质量是唯一的考察项。

或许那时候人们也觉得女士们太累,所以才定下“正月十七针刺日”,这天普天下女士都要放下针线,停止女红,否则就会老是被针刺到或者会“伤眼目”。

某县志就写有“正月十七日,女红停针指,俗谓针刺日”的记载。

今年的正月十七是甲寅月的丙申日,地支寅和申相对是破日,也是大耗日;丙申日也是“五离日”之一的日月离,日月此起彼落,为相别难见之离。

正月十七“人气日”,记得3件事,顺顺当当一整年:分别指啥事?

同时寅月的申日也是天牢日,投资易套、情感难真,进来容易脱身难。所以正月十七要记得吃绊脚面、打小人、不做针线活;也要记得不争吵、不耗财,不远行、不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