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天仓节”,3吃3添3不借,添财添福添好运:早准备
老人们常说“没出正月都是年”,如果说“腊八节”是年节的序幕,那正月二十五的“填仓节”应该就是年节的尾声。
填仓节,又叫天仓节,这天要记得“3吃3添3不借,添财添福也添运”,分别指的是啥呢?
1·填仓节的来历
填仓节也称“天仓节”或“添仓节”,是个比较古老的祈年节俗。
关于填仓节的来历,民间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这天是神仙仓王爷生日,古代人会在这天祭祀仓神,祈求一年五谷丰收,仓满囤满;也有人说这天是“北斗出游,龙神行度”之日,民间要祭星祈年。
当然也有不少人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祭奠一位不知名的小仓官。他曾经以一己之力对抗朝廷法度,在灾年里开仓放粮拯救一方百姓。
关于这个节日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书中说: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节。
意思是正月二十五这天是填仓节,家家户户都买来各种好吃的食,尽情享用,如果有客人在也要留下,吃饱喝足才让离开。
清代文人潘荣陛的风土杂记《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有“正月廿(读念)五为填仓节”的相关记载;近代一些县志中也记有“正月廿五日......以柴灰摊院中为图,中置爆竹以震之,谓之涨囤,又谓填仓”的习俗记载。
可见早在宋代之前,这个节日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在之后的岁月中也依然很是流行。
填仓的意思是“填满谷仓”“充盈财库”,这天要记得3吃3添3不借,填满谷仓、福仓和财仓。
2·填仓节吃三样
作为古代祈年的重要节日,天仓节的民间习俗很多,因为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但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填仓填福填财”。
首先从“吃”这方面来看,民间天仓节流行吃蒸食、吃鱼、吃饼。
填仓节的蒸食和平时不太一样,需要做成层叠状的,寓意日子“蒸蒸日上”“节节登高”。有人把面捏成元宝形状,象征“钱发财发”;也有人捏成灯盏形状,象征“添丁进口”“人丁兴旺”等。
当然这天也要吃鱼,民间老人们说“填仓填仓,层层馒馒就鱼汤”,称这天吃鱼喝汤象征“年年有余”“鱼米满仓”;也有地方讲究这天吃“鱼米汤饭”,称“填仓填仓,干饭鱼汤”。
除了蒸食和鱼之外,这天还讲究吃饼,用杂面烙饼,卷上各种蔬菜、肉食,寓意生活美满、荤素不缺。
但无论怎么吃,其实最终求的都是一样:财足福足、人寿年丰。
3·填仓节三添三不借
填仓节最重要的活动还是“填仓”。清代《大同志》里说: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民间皆添买米面、柴炭等物。
古籍中称正月二十是小添仓,二十五是大添仓,人们都在这天给家里添买粮食和柴炭,或者是象征性的往粮仓、面仓中再加些粮和面,寓意添财、添福。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就像《帝京岁时纪胜》中所说: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日填仓。意思是刚过了年,家中的米面也都不多了,就在这天添置一些,所以叫“填仓”。
虽然这种解释使民俗少了浪漫色彩,但是有个节日提醒人们为生活细细打算,倒也平添了不少温情。
填仓节“三不借”,指的是:不借钱、不借粮、不借衣。填仓节的重点在于往家里、仓里、袋子里添加东西,求的是进财、进福、进好运,如果这天把东西往外借,那就象征把自己的好运气借给了别人。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天应该存点钱,最好不出财,以留住更多财运和福气。
刚好这天是甲辰日,古籍中也有“甲不开仓,财物耗光”一说,加上这天也是寅月辰日,是九焦九坎日,应该少出门、少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