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到,北风吹,清明刮北风有啥预兆?前人留下的谚语早有说明
清明节到了,最近却又突然变了天,不但冷雨和冰雹同行,还刮起了大北风。清明刮北风是啥预兆呢?看看前人留下的谚语怎么说?
1·古代人的占风术
大概从殷商时代,民间就有了靠“风”吃饭的人,甲骨文里已经有“今辛未大风,不惟祸”的文字,周代《国风》中也有“虞幕能听协风,以成物乐生者也”记载,意思是国君虞幕能通过察风,帮助草木生长。
为了更好的利用风来趋利避害,了解风的动态和规律,一些朝代还专门设立了占风的官员,专门观察风起的时间、风来的方向,以及风力大小变化的影响。
那时候人们还把夜空中的星区对应“九州之地”,仅凭观察风的动向,就能辨别天下吉凶,旱涝,丰荒等,据说还相当准确。
有了负责“察”风的官员,自然也就会有“以风为业”的人。据《左传》中记载,有一年的五月,天空突然就刮起了南风,有个叫梓慎的人就对国君说:这叫融风,是火灾的先兆。还依据星区判断出了发生火灾的区域。七天之后,这些区域竟真的发生了火灾。
或者正因为有这些记载和传说,民间对风也越来越重视。《史记》里也出现了在正月初一早晨,根据风向来判定四方丰歉的文字,称:
风从南方来,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菽为,小雨、趣兵;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东方大水;东南民有疾疫,岁恶。
2·四季八面风
随着人们知识面的增加,以及经验积累和对风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到了唐宋时期,就已经有了对风的特性、起因,以及结果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认识到风并不是风神的赐予,而是由气的流动而来,并且给风进行命名。《吕氏春秋》中说:风以应四时,起于八方,性变八变。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东北风又叫条风、炎风或融风,主寒气;东风又叫滔风或明庶风,主暖带寒;东南风也称熏风或清明风,主暖、主生发;南风也叫巨风或景风,带水、势凶;西南风称凉风,带霜;西风名阊阖风,主萧瑟;西北风风称不周风,主收;北风又叫广莫风,风寒,主肃杀。
古籍中又以八风对应“八节”,指出: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总的来说,如果风向应季,天色清朗,日光明盛,人能感觉到温和或清凉,那这种风就是好风和祥风。如果风不对季,或者“风势蓬勃,扬尘蔽天,日白无光”,那这种风就是逆风或不祥之风。
3·清明北风啥预兆?
古籍《开元占经·风占》里说:凡风自冲来,为殃为丧,为火为兵,若当时有大雨则无虞。
冲的意思就是对面,也就是与当季之风相反。比如立春节气应该吹东北风,却刮起了西南风,那就是逆风或者“不当之风”,会带来短时间的干旱等。
《淮南子》里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当傍晚的北斗斗柄位置指向东南乙位时,清明风就来了,清明风来清明就到了。
清明风就是东南风,也叫熏风。是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里的暖风,也是徐渭“记理当时官舍里,熏风已过荔枝红”里的熏风。
清明风温暖和顺,催动大地草木葳蕤、鸟鸣花开。所以谚语里说“清明东南风,定有好收成”“清明杨柳西北摆,一年能还十年债”,当然也包括南风。
与东南相反的是西北风或北风,西北风和北风属于冬季,风里夹着浓浓的寒气,带着肃杀的气息,风过处自然是冷风冷雨带冰雹,人间瞬间春暖变冬寒。
清明前后正是麦子拔节孕穗,油菜授粉育籽、果木开花待果的关键时期,这时却吹起阵阵寒风,必定会给作物生长带来不小的伤害。
所以谚语里也说“清明北风主夏旱”“清明起北风,田里少收成”“清明西北风,天天黄毛风”“清明北风十天寒”等。
清明刮北风,容易带来快速的降温,后期还会出现干旱少雨的天气,对庄稼的收成造成不利影响,这些反常的风向和降温,还会给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