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文贞、文成、文忠:这些带“文”的谥号,值得一看
有这么一个字,我们总是感觉似曾相识,却又总是读错,这个字就是“谥”。看看这个字的写法,我们很容易就会把它读成“yì”,但实际上,它应该读“shì”,对,就是“谥(shì)号”的“谥”。
为什么我们要提这么一个字呢?因为我们今天要谈的话题,就是——谥号。所谓“谥号”,指的是在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而进行评定,然后所给予的或褒或贬的评价性文字;当然,能够被后人评出“谥号”的,当然都是些大人物哦。
在诸多的谥号之中,有一个字比较常见,那就是“文”字,比如“文正”、“文贞”、“文成”、“文忠”等等;那么,这些带有“文”字的谥号,究竟都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问题吧。
文正
我们之所以把“文正”放在最首要的位置,那是因为在带有“文”字的所有谥号中,“文正”的地位最高。事实上,“文正”不单单只是带有“文”字的所有谥号中地位最高的,而且,还是整个文人谥号中,地位最高的。
可以说,“文正”是天下文人最梦寐以求的谥号,然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却不会轻易地给人以“文正”的谥号,所以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死后获得“文正”谥号的人,却并不是很多,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范仲淹、司马光、方孝孺、曾国藩等。
文贞
在文人的谥号中,“文贞”的地位,仅次于“文正”,排在第二位。不过,在北宋宋仁宗之前,文人最高的谥号其实并不是“文正”,而就是文贞,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文贞”谥号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征,只因宋仁宗的名字叫作赵祯,“祯”与“贞”同音,所以为了避讳,就把“文贞”改作“文正”了;换句话说,宋仁宗赵祯之前,是没有“文正”这个谥号的。
文成
排在“文正”、“文贞”之后的,就是“文成”了,别看“文成”只排第三,其实,要想得到一个“文成”的谥号,也不容易,我们只需来看一看那些谥号是“文成”的人,就知道了,比如,谥号“文成”的有刘伯温、王阳明等。
文忠
尽管“文忠”排在第四,但是在清朝时期的文人谥号中,“文忠”却位列第二,其地位仅次于“文正”,比如,在清朝的文官中,谥号“文忠”的有索尼、林则徐、李鸿章等,清朝的“文忠”,比其他朝代的要值钱哦。
当然,除了以上的“文正”、“文贞”、“文成”、“文忠”这四个之外,事实上带有“文”字的谥号,还有许多,如“文端”、“文定”、“文肃”、“文襄”、“文清”、“文敏”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只不过,这些带“文”字的谥号,其地位就不能和我们上面所谈到的“正”、“贞”、“成”、“忠”相比了。
欢迎关注,上下五千年,龙的香火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