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农村俗语“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有道理吗?
住在农村,日常听说最多的就是农村俗语,这些俗语都是先人智慧的总结,由于流传在民间,所以又称为民俗,民俗包罗万象,语言简练而又朗朗上口,是中华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支奇葩,今天咱们一起说一说俗语“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啥意思?有道理吗?
月夕是什么?
月夕是中秋节其中一个叫法,在我国传统民俗上,月夕就是月亮距离地球最近的那一晚,我们知道,我国计算日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太阳在黄经转动的周期天数,一月30.5天,一年365天,这是阳历,另一种就是月亮围绕太阳与地球旋转,一月29.5天,一年354天,月亮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旋转的时候,受到太阳的引力忽大忽小,所以距离地球的距离也会忽大忽小,而八月十五是太阳引力最小,距离地面最近的一次,这时月亮看起来最大最圆,所以古人“祭月”,寄托思乡之情,月圆人团圆。
其实,最初的月夕节并不是现在的八月十五,而是秋分节气,因为秋分节气是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的时间,刚好把一年平均分成两半,又是秋季的均分点,所以称“中秋”,这一天白天与夜晚等长,过了这一天,夜晚越来越长,白昼越来越短,意味着寒气越来越重,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古人把这天称为“中秋节”,开始祭月崇拜,但是秋分节气,有时月亮不是最圆的时刻,祭拜有失尊重,到了汉代就把“中秋节”改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了,一直延续至今。
月夕在秋分前有何寓意?
我们知道秋分节气时,冬季风开始逐渐代替夏季风,外界气温越来越低,俗语“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而此时也是作物即将成熟的阶段,由于降温快,秋收、秋耕、秋种格外显得繁忙,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趁着天晴收割玉米、稻谷、棉花、烟叶等,免遭低温与阴雨的危害,同时适时早播冬作物争取利用冬前余温,培育壮苗,为来年丰产打好基础。
假若八月十五赶在秋分之前,那么就说明“祭月”的时间提前了,也就是还没等到秋分就把节气过了,这是古人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因为白露到秋分节气白天的温度仍然很高,这对夏播作物灌浆结实,千粒重增产有很大作用,假若节气提前了,那么对应的阳气也就削弱了,作物就会因为阳气不足而减产,特别古人对天象崇拜至极,稍微违背它们的认知就认为是个灾年,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为啥是灾年?
俗语“白露的花,温低霜早就白搭”,意思就是到了白露节气,外界气温就开始下降很快,这个时候夏播的作物最怕低温霜早,这样开的花不会结实,由于节气还未到来,而气候已经来临,那么夏播作物的灌浆结实就会受到影响,而白露节气雨水偏多,还没来得及成熟收割的作物又会面临潮湿、腐烂甚至发芽,农民来年就会忍饥挨饿,生活贫困。
而“祭月”时,秋分节气并没有到来,也意味着秋分不分,而俗语“秋分不分,来年人吃黑”,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目的就是指导农业生产,每个节气都有固定的气候、物候,秋季五行属金,冬季五行属水,秋分是金气变弱的转折点,可在转弱的同时,冬季的水气开始变强,所以秋分那一天金降水生,这才是正常的节气规律,可是秋分不下雨,那就违背了规律,对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同时秋分不分,冬就不冬,暖冬的危害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综上,中秋将至,农村俗语“月夕中秋前,必定是灾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这是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农民依靠种地生活,如今科技发达,农民也不再依赖种地生活,所以对于现代人的来说,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大家了解一下就好,类似的俗语还有“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也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