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老照片!80年代交公粮的场景,老一辈农民难忘的回忆

最近家里的玉米开始收获了,从早上到晚上都泡在地里,掰玉米累的手发麻,好在可以用三轮车直接运回家,然后回家好好吃上一顿饭,这不仅让我想起八十年代割麦子的日子,那个年代,收割小麦会累的半死,也很难吃上一顿饱饭,全家老小齐上阵,抢收抢晒,为的就是能在规定的日子交公粮,老一辈农民都会记得当年情景。

老照片!80年代交公粮的场景,老一辈农民难忘的回忆

八十年代的农村生产力十分落后,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的是人力,几亩地的小麦要集中在几天内收割完毕,然后运到提前准备好的麦场里,趁着天晴,用铁叉子上下翻抄晾晒,然后套上黄牛石滚烙石进行脱粒,大人吆喝着黄牛,一圈又一圈的在麦秸秆上碾压着,约莫一天光景,一季子的小麦脱粒完成,虽然精疲力尽,但是也要趁着晚风进行扬场,就是去除小麦的杂质,伴着夕阳的余辉,那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老照片!80年代交公粮的场景,老一辈农民难忘的回忆

天色渐渐暗下来,以防夜间下雨,新打的小麦当晚必须用布口袋装好,运回家里储藏,一直到月明星稀一家人才能回到家中,凉水冲个澡,简单吃点饭,倒头就能睡着,第二天若天气晴朗,大人又会把昨天的小麦用平板车推到场里晾晒,如此反复三四天,新麦也就差不多把水分晒干了,这时村里的干部开始通知要交公粮了,大人们便把最好的粮食装好,等待交公粮。

老照片!80年代交公粮的场景,老一辈农民难忘的回忆

交公粮是有时间规定的,乡里几个大队下许多村的村民集中去交,因此路上到处都是推着板车、开着拖拉机交公粮的农民,为了能够早一点把粮食交掉,需要趁着天未亮出发,可这样赶到粮站还是要排好长的队伍,就像春节大家购买回家车票一样,又如现在小孩上学家长排队报名一样,人山人海,清一色黝黑的庄稼汉,毛巾搭在脖子上,随时抹去脸上的汗水,眼巴巴的期盼着喊到自己的号。

老照片!80年代交公粮的场景,老一辈农民难忘的回忆

好不容易排到号,能不能把粮食交掉还是靠运气的,粮站的工作人员会用一个铁管插进口袋,查看粮食的干湿程度,辨别粮食的杂质含量,若是他点点头,交公粮的人立马乐呵呵的把粮食运到粮仓,但若是没有通过检验,就要换个人再检验,也许就通过了,而粮食要自己亲自爬到粮仓顶部倒下去才算完成,所以没有力气的人是不能胜任这种工作,若换作如今的“娘炮”,别说交公粮,就是推车子都费劲。

老照片!80年代交公粮的场景,老一辈农民难忘的回忆

运气好的话,一天下来就可以把交公粮任务完成,完成这项任务的农民倍感骄傲与自豪,因为那时对于老百姓来说,交公粮就是支援国家建设,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能为国家作贡献,那是何等光荣与傲娇,甚至许多家庭交完公粮后,够不够自己一家老小吃都成问题,但是交公粮绝对保质保量,所以那时对农民的描述是纯朴、善良、敦厚、憨笑的农民伯伯。

老照片!80年代交公粮的场景,老一辈农民难忘的回忆

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种地再也不用交公粮了,而且种地国家还补贴钱,反而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有人说农民变了,忘本了,真是如此吗?想想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日子过得比以前大财主还好,为什么农民却不愿意种地了呢?你们还记得当年是如何交公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