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清明临近,俗语“扫墓乱抬脚,磕头再多也枉然”,什么意思?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也是后代尽孝的一种形式,源自于寒食节,《清通礼》:“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所以扫墓必须抱着虔诚的心态,子孙后代都要拎着祭品,前来坟墓先祭扫,在自家庭院有清明有插柳的习俗,俚语“清明不插柳,死后变成老母狗”,这都是清明节一种文化的传承。

清明临近,俗语“扫墓乱抬脚,磕头再多也枉然”,什么意思?

清明扫墓是拜祭先人,气氛庄严肃穆,祭扫更是规矩严明,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尤其清明是我国公认的“鬼节”,上坟祭扫更是马虎不得,有的地区规定怀孕的妇女不能祭扫、姑爷们不能祭扫、年逾古稀的老人不能祭扫,这都是对先人的敬畏,俗语“扫墓乱抬脚,磕头再多也枉然”,也是一种规矩,如果这个都没有做到,祭扫也就失去看意义。

清明临近,俗语“扫墓乱抬脚,磕头再多也枉然”,什么意思?

一、祭扫脚不能跨过祭品

传统的祭扫,子孙后代总是会带着祭品前往,比如常用水果、糕点、酒食等,这些祭品必须是新鲜干净的,这样才能体现后人对先人的敬重,好比现在敬奉老人,所带礼品也要新鲜一样,都是对老一辈的尊重,才能表达自己的确是真心实意的看望,若是祭扫用脚跨过祭品,显然是对祭扫不用心,只是走走形式,根本没有在意祭品干净与否,这样祭扫时先人的不尊重,也就失去了祭扫的意义。

清明临近,俗语“扫墓乱抬脚,磕头再多也枉然”,什么意思?

二、祭扫脚不能跨过坟墓

祭扫时后人缅怀先人的一种活动,我国自古讲究长幼有序,祭扫时都是以磕头作为礼仪,这也是后人对先人的尊敬,一个良好的家风本就是如此,若是长幼不分,乱了辈分,那就是大逆不道,必会引起家族人的鄙弃,祭扫同样是这个道理,用脚跨过坟墓明显是对先人的大不敬,这与清明祭扫缅怀先人的初心相违背,也失去了祭扫的本质。

清明临近,俗语“扫墓乱抬脚,磕头再多也枉然”,什么意思?

三、祭扫脚不能跨周边人家的坟墓

先人的坟墓不能玷污,同样周边的坟墓也不能任意践踏,农村田地向来是根据家族辈分成片划分,先人坟墓周边的坟墓也多是自己族人,即便不是,也不可对先人大不敬,毕竟有“死后为大”的说法,祭扫都要避免做一些不孝的举动,不然添土圆坟也没啥意义了。

清明临近,俗语“扫墓乱抬脚,磕头再多也枉然”,什么意思?

综上,清明节即将到来,远在异国他乡的人儿都要奔赴归程,为先人添一把黄土,感恩先人的付出,俗语“扫墓乱抬脚,磕头再多也枉然”,就是祭扫时要注意的事项,不然也就失去了祭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