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发育性髋关节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发育性髋关节术后功能锻炼有哪些)

导语:发育性髋关节术后功能锻炼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是通过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使术后的髋关节达到或接近正常的髋关节活动度。术后1周,患肢疼痛缓解,即可指导患儿及及家长进行功能锻炼。

(一) 患肢石膏内功能锻炼

从术后1周起应在石膏内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俗称“绷劲”:也可教会患儿用足蹬足底石膏,每天以最大的肌力练习2-3组,每组20-30次,每次持续时间3-10秒。目的是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营养,有利于术后组织的修复,同时,可有效地防止股四头肌的失用性萎缩,为下一步功能锻炼打好基础。

(二) 拆除石膏后的功能锻炼

对于发育性髋脱位的患儿,要根据患儿年龄、性别及关节松弛的情况,决定石膏固定的时间、石膏拆除后是否进行双下肢皮牵引治疗。一般6岁以下的女孩、关节松弛的患儿可直接石膏固定6周,不需牵引治疗。反之,年龄大、关节僵硬的患儿,为防止由于石膏固定时间过长引起髋关节僵硬,一般于石膏固定3周后拆除石膏,行双下肢皮牵引治疗3周。其目的是:在牵引下早期活动髋关节。要注意单侧髋脱位牵引时也要做双下肢皮牵引,以维持髋关节水平位。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指导患儿双手撑住床慢慢坐起,待患儿坐稳后,可以在床尾系拉绳,绳子上等距离打结,让患儿握着绳上的结,尽可能握住最远的结。同时根据所握距离的远近,还可以检验屈髋功能锻炼的效果。

2、指导患儿双手撑床慢慢坐起,待患儿可触及到双足后,再鼓励患儿用前额触碰膝关节,逐渐加大髋关节的屈曲活动

3、指导患儿正确功能锻炼,注意防止腰部代偿作用给训练带来的假象。

4、解除石膏固定后,继续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

5、解除石膏固定后,注意牵引角度的调整,由双下肢外展30°开始,每周调整牵引角度10°,由外展位逐渐内收。第3周后,使双下肢达到中立位牵引。

(三) 髋关节屈曲训练

平卧位,髋关节屈曲,大腿能碰到腹部,足跟能碰到臀部。此动作应以主动训练为主。被动训练是要求动作轻柔,循序渐进,多采用屈膝位方法进行训练。即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一只手帮助固定健侧下肢及健侧骨盆。另一只手放于患侧大腿远端的后侧施力,使患侧髋关节屈曲。当经过多次训练,患侧髋关节屈曲大于90°时,可让患儿自行用双手抱住膝下小腿,尽量紧贴胸部,循序渐进,多次练习。

(完)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