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农村有的坟墓有墓碑,有的没有?原来要满足4个条件才能立碑
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坟墓这种东西,在农村娃娃心中无疑是恐怖的。
因为与城市不同, 农村采取的是土葬,而且是随意的,并非说划定了墓区。
记得镇上的回族,他们就有个专门的墓区,去世的回族亲人都会葬在一起。
但老家农村的汉族,亲人去世后都会按照自家有的土地,挑定好风水宝地之后作为亲人的坟墓,而并非说每家每户都葬在一起。
所以在农村,我们有时候出去放牛,一不小心就会在山坡上或者树林里遇到坟墓,有时候难免会被吓一跳。
不过说到农村的坟墓就不得不让人好奇了,因为农村有的坟墓的墓碑做得很气派很大,一眼就看到了,但有的坟墓却只有个小土堆,一不小心还没发现是坟墓。
那么为何会造成这样的落差呢?立碑又有什么条件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满足这4个条件才能立碑
人们常说,墓碑相当于阳间人们的大门,是能吸纳外界堂气的咽喉。
农村彩门都是一件大事,而对于给去世亲人立碑,也一样是马虎不得的事情。
古人有言,生死有命,我们是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的,但后人却会因为人去世的年龄等等条件来给去世者立碑,所以在农村才有了这些立碑必备条件!
一、60岁以上去世
能活到60岁去世,这样的算是老人了,所以如果亲人在60岁或以上去世,那家人是可以为他立碑的。
而且也只有60岁及以上去世的人,才能在立碑的情况下,接受后世的香火。
二、儿孙不断
老以前的农村一直都是挺重男轻女的,这和以前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有关。
所以要能立碑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去世者必须有儿子、有孙子,香火没断,后继有人才可以立碑,这点其实与第一点有些异曲同工。
一个60多岁去世的人,正常情况都是有儿子有孙子的吧,比如我爸爸,他今年正好50岁,但已经有两个孙子了。
不过以前农村的封建思想觉得,有孩子有孙子还不行,必须得有儿子和孙子(而不是孙女),这点其实与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一个思想的,都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里面。
三、去世三年及以上,无迁移
对于不满60岁,也没有儿子和孙子就去世的人,刚去世是不能有墓碑的。
这样的人刚去世的时候,第一年亲人只会在清明节的时候扫墓培土,忌日的时候,有的地方还会放鞭炮请人吃饭,当然还是会打整一下坟墓。
反正就是个仪式吧,但哪怕再怎么都是不能立碑的。
等到第三年的时候,才可以为逝者立碑。
四、不立单坟
一些地方还有个规矩就是,如果不满60岁以上去世的人,哪怕满三年也不一定能立碑,必须要其伴侣也一同去世,满三年才能立碑。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立碑不立单坟,公不离婆,有父必有母”,都要双方都去世三年及以上才能立碑。
当然,这个没有绝对意思,有的地方也不能立碑的,有的地方可以,每个地方会有些区别。
我记得爷爷差不多是五十多岁去世的,但因为有子嗣有孙子,所以去世两年后就立了碑,当时墓碑上奶奶的名字还没有刻上去。
等到前几年奶奶去世后,家人把奶奶与爷爷合葬在一起,并在墓碑上刻上了奶奶的名字。
关于说伴侣这点,一些地方的规定是,必须是原配妻子,离婚后找的新妻子好像是不能合葬在一起,也不能在墓碑上刻上名字的。
当然,一些地方的墓碑上,女方是没有名字的,大多是随丈夫,比如张氏、李氏等等。
其实说立碑这点,除了满足上面所说的4个条件外,还和人们的经济条件挂钩。
就是有见过很多很老的坟,清明节什么的也没人扫墓,坟头上全长了杂草,也没有墓碑,就像是孤坟一样,那个去世的人,或许早就被家人遗忘了吧。
当然,也有可能是去世的早,没办法立碑而已。
以前放牛常常看到有的做得超级气派的墓碑,雕龙画凤不说,上面还镀了金,看起来相当土豪,但我个人是很害怕这种坟墓了。
人去世后其实是感受不到活着的人为他们做了什么的,人们的扫墓、立碑等等,其实都是在纪念亲人的一种方式。
那种十多年没有被扫墓,倒塌成小土堆的坟墓,我没有觉得怎么可怜,只是觉得没人再记得他,心里会为他感到失落而已。
现在都在提倡火葬,土葬的方式其实比较不合理,所以在坟墓立碑的事情上也没有那么严格,也在进行着改变。
还是那句话吧,如果做这些事情能让活着的人心里舒服,那就去做吧,但在墓碑上攀比,就真的很愚蠢了。
好了,那么关于农村墓碑的那些事,大家还知道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欢迎留言补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