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还要花钱找人帮哭?农村职业哭丧的习俗,该不该提倡?
在农村长大的朋友肯定很有印象,村子里一旦有人去世了,那整个村子可就要热闹好几天了。
小时候一直以为是自己年龄还小的原因,只要村子里有酒席,否管白事还是红事,都觉得很好玩,因为大家终于可以放下农活,终于可以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了。
大人们划拳喝酒,小孩子们可以聚在一起玩也不会被骂。
长大后,越发的讨厌农村的葬礼。
亲人去世本该是件悲伤的事情,但农村的葬礼缺像有什么喜事一样,又是敲锣又是打鼓,还要找人跳舞,用这种方式送亲人离开,真的好么?
所以今天,就打算来和大家聊聊农村常见的哭丧文化,到底这种习俗该不该提倡!
哭丧文化源远流长
哭丧属于儒家里的其中一种礼仪,最早出自周礼!
这是一种丧葬习俗,通过哭的方式来寄托对亲人去世的哀思,以唱的形式纪念对长辈生前的敬仰。
最早的哭丧仪式贯穿了葬礼的整个过程,其中,出殡时候的哭丧仪式最为重要。
而且最早的哭丧主要是男人,出殡时逝者的男性后代负责唱哭,不哭的话,别人就会说这些人不孝。
按照以前的世俗观念,不孝那就是泯灭人性,放在今天,“百善孝为先”的说法都还被很多人推崇。
而且以前,如果这家人哭的声音不够大的话,也会成为人们的笑柄,子孙后代除了被说不孝之外,还要被安上大逆不道的帽子,想想也是冤枉。
但哪怕是亲人去世再伤心,大部分人其实只会选择默默流泪,更夸张的可能号啕大哭,但说把哭这种事情用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多人还是恕难从命呀。
而且一般的葬礼都是三天,按照以前的规定,哭丧要贯穿整个葬礼,那谁的嗓子也是受不了的。
所以为了维护自家“孝顺”的美名,就有人开始花钱找人来为逝者哭丧。
这种方法人们发现很好,所以渐渐的,哭丧文化就开始盛行。
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哭丧夫妇,据说要请专业的,还是要掏不少钱的。
哭丧那些事
民间哭丧所唱的,也叫挽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散哭”,这种散哭就是想到什么就哭什么,遇到什么就唱什么,当然,得围绕倾诉对死者的想念和自己的酸楚。
这种形式比较自由,限制不大,很多农村找来的哭丧大多都是“散哭”。
第二种就是“套头”,相对“散哭”来说,这个在内容上就是有限制的了,主要是哭逝者对自己的好,倾诉自己的痛苦。
一些地方还划分了内容,比如“报娘恩”、“十二月寻娘”等,这种大多见于农村主人家母亲去世的时候比较合适。
第三种则是“经”,这是结合葬礼仪式来唱的,去世者的女儿或者儿媳妇要唱“买衣经”等内容,哭的时候眼泪还不能掉在逝者的身上,这个是禁忌。
去世的人是女性的话,女儿还要为逝者唱“梳头歌”,入殓的时候还要常“哭丧歌”。
出殡的时候,正房妻子还要唱“开大门”,有送逝者的意思。
“经”这种类别里,规定的内容很多,还要根据逝者的身份,子女情况等等来选择不同的内容,相对之前两种是比较复杂的了。
职业哭丧
哭丧这种旧时的习俗也曾受到打压,在社会革新的路上好几次被铲除,但却再一次死灰复燃,在农村发展得很好。
老以前哭丧超级常见,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哭丧职业。
不过现在城市已经很少看到哭丧这种习俗了,但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却还非常盛行。
比如在我老家,只要有人去世后,人们还是会找人来哭丧,我们当地还有“打金钱棍”的习俗,一般都是在葬礼的晚上,参加葬礼的人当做一种娱乐节目来看。
而且与以前不同,现在的哭丧大多是女的来主持,大多使用锣鼓来伴奏,一边敲锣打鼓,还一边唱。
农村很多家庭现在有钱了,办葬礼这回事还是比较重视的。
也正因如此,把哭丧行业喂的肥肥的,职业哭丧者们用眼泪、哭声和歌声帮逝者亲人传达感情,当然也因此获得金钱。
但是,作为一个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娃,我真的很反感农村的这种哭丧文化。
我一直觉得,亲人去世,固然悲伤,哭过,难受过,但还是得接受亲人离世这件事,何不在情绪缓和后,安静祥和的把逝者送走呢?
哭不了三天,那就不哭呀,失去亲人是件多么真实的事情,但为了博得一个孝顺的美名而找人哭丧,多么虚假可笑。
如果是去世的人,在天堂相比也不希望他爱着的家人那么长时间的烧钱假装难过吧。
人如果连表达自己真实情绪的权力都没有,还要被社会道德绑架,那也太悲哀了吧。
而哭丧职业能一直屹立不倒,看重的也是农村很多人的保守观念,让农村人心甘情愿的为这种所谓的形式买单,真的是在为逝者超度么?
不,还是农村很多人太闲,借葬礼好好吃吃喝喝玩乐罢了。
所以我个人觉得,农村哭丧的习俗,不值得提倡!那么大家的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