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

农村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和大自然打交道和实践,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也能获得很多经验,悟出很多道理。

而他们大多喜欢借比较常见通俗的事物来阐明自己要说的道理,更加容易让人明白。

今天要分享的这句农俗,前半句说了一个农村人都知道的常识,而后半句则道出了农村独有的亲缘关系,那么这句农俗到底有无道理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

这句农俗其实很好懂,在农村或者经常做菜的人都知道,当辣椒非常辣无从下口的时候,人们都会先在辣椒里撒些盐,让盐稀释一下辣椒。

半个多小时或者更长后,再来吃辣椒会发现原本无从下口的辣椒变得没那么辣了。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

而有时候做蘸水不小心放了太多盐的时候,人们要么会在里面多加一些辣椒粉末,要么就会往里面加点醋。

加辣椒粉末是为了让更多的辣椒吞噬多余的盐,使蘸水不那么咸,但这个方法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做了太多蘸水吃不完而浪费掉。

所以很多人喜欢在过咸的蘸水里加点醋,这样中和一下,原本很咸的蘸水就又能吃了。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

这种一物降一物就像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样,没有什么是真正无敌的,强中自有强中手。

而后半句也是如此,只是城市孩子可能不太理解后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农村的孩子普遍都挺怕父母的,尤其是母亲。

比如我家,爸爸是个暴脾气,但一般不容易动怒,而且一个眼神就能让孩子们害怕,真正要打,除非实在惹毛了会直接找出鞭子出来抽我们,但一般适合脾气都是不错的。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

而妈妈就不一样了,小时候比较淘气,一天要挨好几次打。

所以农村的孩子大多会比较害怕妈妈,于是有了“外甥怕娘”的说法。

而“娘怕舅”其实说的,不是真正的怕,与小孩子害怕被老妈打不是一回事。

这里的“怕”其实更多的是尊重,舅舅就是指母亲的哥哥弟弟。

农村以前的女人嫁过去会经常受到欺负,而受欺负后会回娘家找人帮自己说话和出头。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

而娘家人很大一部分其实指的就是舅舅们,也就是女人的哥哥弟弟。

农村一贯有些重男轻女思想,所以会觉得,如果一个女人有很多个哥哥或者弟弟,那么婆家人就会有些害怕,也不会太敢欺负这个外来的媳妇儿。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

所以哪怕很多农村女人可能未出嫁前和哥哥弟弟相处不太好,小吵小闹的,但出嫁后反而会更加尊重这些亲人。

因为哥哥弟弟成为自己在娘家最有力的后盾,自己受委屈的时候也能找到人帮自己,所以当然会比较敬重了。

以前我妈妈也是有两个哥哥三个弟弟,所以每次和爸爸闹矛盾,爸爸都会开玩笑说惹不起,说妈妈娘家人太多。

虽然是玩笑话,但也能看出来,以前的农村,其实很多时候会很在乎亲缘关系。

而且之前也和大家分享过很多农村关于舅舅的俗语,比如:“农村办酒席,舅舅做上席”、“舅舅家的牛,外甥家的头”、“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边”等等,都能看出来,农村对于舅舅这个亲人是相当看重的。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

甚至在很多偏僻的农村会觉得,舅舅其实比爸爸还亲,舅舅可以当面指出外甥的错误,甚至可以打,外甥都要乖乖听话,还不能在心里记仇,但爸爸却不一定可以。

不过现在农村关系也疏离了不少,尤其是所谓的外甥与舅舅、侄女与姑妈这样的关系,很多人不太走这样的关系了,更别说能有多好的感情。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

这其实也和现在农村与以前农村的婚姻关系变化有关,以前农村大多夫妻都是没有感情,经媒人介绍才认识结婚的,彼此不太了解。

所以婚后连丈夫都觉得很陌生,心里可能还觉得是外人,反而觉得娘家那边的哥哥弟弟才是自己这边的人,当然会更看重与哥哥弟弟的关系了。

而现在很多人都是自由恋爱结婚,有了感情基础,会更相信丈夫的为人,彼此也不太容易出现打闹事件。

故而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样三天两头跑娘家找人出头,当然与哥哥弟弟的关系会比较疏远了。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

其实不管现在还是以前,娘家人还是婆家人,既然选择在一起生活,都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的。

那么大家对这句农俗是怎么理解的呢?此外还听过哪些类似俗语呢?欢迎留言补充!

辣子怕盐盐怕醋,外甥怕娘娘怕舅!这句农俗道出了农村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