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要想膘情好,多吃露水草”!放牧+晨露才是养牛精髓
近几年农村养殖产业还是很不错的,不仅是猪价,牛价也非常不错。
总是看到很多人发出类似的疑问:“想辞职回老家养牛,养多少比较合适”?
农村老话也常说:“有钱人养牛,没钱人养养”!
所以如果大家想投身养牛行业,最好是去进行系统的学习养牛技巧,也需要结合自己手头的资金,以及自己所在环境等多方面考虑规模等等。
关于养牛,农村也有一句非常适用的农谚说“要想膘情好,多吃露水草”!
那么这句农俗到底是啥意思呢?露水草是啥?下文就来和大家说说吧!
要想膘情好,多吃露水草,此“露水草”非彼“露水草”看到这句话的第一感觉就是去搜索“露水草”,结果发现农村还真有种植物叫“露水草”。
这种植物“露水草”是蛛丝毛蓝耳草的别称,也是鸭跖草科露水草属的多年生平卧草本植物。
这种植物的根有很多条,而且较粗,有点肉质,有好几朵花。
这种植物分布在云南大部分地区,大多喜欢长在山坡、路旁、林边等比较阴湿的地带。
我老家贵州也看到过这种“露水草”,大多长在草坪或地埂上!
它的花虽然小,但因为花的形状比较独特,而且花期在6-9月,持续时间还挺长,被一些人用来当园林观赏植物。
它的果实则是在10月,种子很小呈褐色,有小窝孔,呈四立方形。
这种植物的根可以入药,以前一些老中医会将其用在医术治疗里,兽医们也用它治疗家畜,甚至成为化妆品的主要原料。
但在这句农谚里说的“露水草”并非这种植物,而是说早上有晨露的草。
结合起来理解就是,要想牛的膘情好,牛比较容易长膘,那么就要给牛多吃一些伴有晨露的草。
尤其是最近温度逐渐降低的日子,牛想成功顺利地过冬,就要给牛增加一些脂肪,为它们增加抗寒能力。
那么怎么吃到伴有晨露的草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延长放牧时间,尤其是是早晨还有露水时去放牧会更好。
我们知道,天气渐渐冷下来,露水会被晨霜取代,晚秋初冬时节,清晨打霜的可能性很高,等到打霜这段时间过去后,早上大多就没有露水了,农民们清晨去放牧一方面因为温度太低牛受不了,另一方面,能遇上晨露的可能性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说,要这阵子要延长放牧的时间,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期,给牛尽可能多地争取到长膘的机会。
其实关于吃露水草长膘的说法我老家也有类似说法,所以从春季逐渐暖和一些后,人们就会大清早把牛赶到山上,不过那时候还是枯草,嫩草还没长出来,但那时候一些玉米地里还有残留的玉米草。
因为晨露的原因,玉米草会变得柔软湿润,牛很好下口,但到了中下午,玉米草就很硬,牛吃起来不是很方便。
之后山上长出嫩草,人们更是会早早去放牛,七八点山坡上就已经牛羊遍地,换句话说,放牛你去得太晚了,哪里都是别人家牛,好草都差不多被吃光,牛放去也很难找到草吃。
加上农民们普遍觉得吃晨露草牛长得快,所以当然会更早的去放牧。
不仅是早早去放牛,农民们也会很早去割草。
以前在老家,我们容易睡懒觉,一觉醒来,母亲已经做好早餐,父亲已经割了一大背篓草回家,伴随着晨露滴滴答答,父亲的脚也湿透了,但看到牛圈里的小牛犊们有新鲜草吃,父亲总是很开心。
清晨割草不仅可以保证草上有晨露,保证草的新鲜程度,牛吃完更有营养,也是因为清晨去割草更方便。
有农耕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地埂或田埂的土里很容易有曹蜂或土蜂,它们蜇人是非常疼的。
但清晨因为它们的翅膀还有晨露,不太容易飞起来,所以哪怕是农民们割草不小心割开了蜂窝,触犯了蜂子们的领地,它们想进行攻击也有心无力。
但如果大中午去割草,割到蜂窝,那就真的很危险了,很容易被蜂子们蜇伤。
其次,农民会选择大清早去割草,也是因为一天的农活比较繁忙,很多父母大清早把草割回来,等到孩子们醒了,就可以吃个早饭去干农活了。
当然了,现在农村会大清早去割草的并不多,但凡家里面牲口养得比较多的农户,都会在院子里种那种家草,这种草长得很快,而且叶子比较粗大,也很养牛。
这能解决农民很大的草料问题,但大部分农民还是会选择早上有晨露时去割回来喂牛,因为这样牛更容易长膘。
要注意,这种人工种植的草最好别把牛直接放进去啃,牛啃过的草长得会特别慢,不利于后续的生长和供给问题。
所以这句农谚的初衷也是希望农户们养牛要注意放牧,牛的皮毛要看起来光亮舒服,放牧真的是精髓,而入冬前暖和一些有晨露的草料更养牛。
那么大家此外还听过哪些类似农俗呢?欢迎留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