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冬至或大寒挖出亲人遗骨装进陶罐二次葬,农村以前这个葬俗好神秘

农村的孩子的确野得很,自由惯了,记得小时候总和哥哥们上山找兰草、打玻璃珠之类的,反正有时候一出去就很久才回来。

那时农村的治安还不太好,拐卖孩子情况挺多的,所以每次回来都要被父母训斥。

老家贵州的,家乡人对调皮不听话的孩子喜欢叫“卧老娃抓得”,“卧老娃”是我老家农村对老鹰的一种叫法,就是用来形容这个孩子很不听话,吓唬吓唬他~~

冬至或大寒挖出亲人遗骨装进陶罐二次葬,农村以前这个葬俗好神秘

类似的方言在上海崇明一带也有,很多当地小孩都是在父母、长辈的“小骨殖甏(beng)”骂声里长大的。

这个说法不说完全是骂孩子,而是有一种愤怒又怜爱的情绪在里面。

比如当地很多女人在丈夫做错事时,也会说对方是“老骨殖甏”~~

不过对于外地人,对这句话就不是很理解了。

“骨殖甏”其实是一种葬俗里装遗骨的东西,很多人知道这点,忽然觉得崇明人说丈夫/孩子的那句“老/小骨殖甏”有些细思极恐。

带着好奇心,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骨殖甏”这种二次葬俗吧~~

冬至或大寒挖出亲人遗骨装进陶罐二次葬,农村以前这个葬俗好神秘

骨殖甏葬俗

之前和大家说过厝葬习俗,就是人去世后,把遗体装进棺材里,再将棺材放进用砖块砌成的撮箕小房子里,等到两三年后再拿出来重新葬进土里。

这种葬俗在以前的安庆等地很流行,不过在一些较为低洼的平原,或常发生水患的沿海地区,也会进行厝葬。

和传统厝葬不一样的是,这些低洼地区的人们把逝者的遗体放在厝基里,几年后需要收拾遗骨装进一种广口、颈内收、肩凸圆、深腹,但做工粗糙的土黄色陶制品里,这种陶制品就是一开始说到的骨殖甏!

冬至或大寒挖出亲人遗骨装进陶罐二次葬,农村以前这个葬俗好神秘

这些遗骨需要从棺材里细心挑出来,这个过程有的地方称为“捡骨”、"寄金”,装进骨殖甏后,要糊上黄泥再盖上铁锅、陶器、竹器,防止日晒雨淋而被损毁。

“骨殖甏”之所以在崇明沙洲一带比较盛行,是因为当地很容易引发风灾、潮灾等,靠近江河的地方经常是潮湿的。

如果遇到涨潮,坟地就容易被淹,人们为了避免亲人的遗骨遭受侵蚀,就会将其从坟墓里挖出装进骨殖甏里转移。

等到建好新家,再将其埋在屋后,但如果再次遇到灾害,他们又会将装有亲人遗骨的骨殖甏挖走随身带着。

当然,这是基于以前农村防洪措施做得比较差的年代,但却因为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一种崇明当地特有的丧葬风俗。

冬至或大寒挖出亲人遗骨装进陶罐二次葬,农村以前这个葬俗好神秘

人们会在亲人去世后将其先装进棺材里进行土葬,第二年冬至或大寒世界就开棺把遗骨挑出来,装进骨殖甏里进行二次葬。

这个习俗据悉在江南等地区都很普遍,不过现在这个习俗已经逐渐被遗忘。

比如崇明一带堤岸加固后,人们遭受海水侵蚀的概率降低,人们不用再担心要随时做好搬家,带上亲人遗骨离开的事情发生。

反而是火葬取代了所谓的厝葬,人们也不再需要骨殖甏这种器具。

只是当地很多人对这个习俗和那句“小骨殖甏”依然记忆深刻,而且在当地不少偏僻的地方,还是能看到很多以及变成褐黄的骨殖甏,残破还露出一些骨头,很多人还是觉得怕。

冬至或大寒挖出亲人遗骨装进陶罐二次葬,农村以前这个葬俗好神秘

而且有人发现很神奇的是,在这些葬骨殖甏的地方,都会长很多桑树,桑树是故乡、亲人的蕴意,所以当地人觉得,这是失去亲人们在告诉活着的人,自己在那边很好的意思。

崇明当地不但喜欢说人是“骨殖甏”,还爱说“恘棺材”、“秋骨塚”等,都与当地的葬俗有关。

并非狠毒的咒骂,而是带有轻微责怪的意思,甚至成为一种亲昵的怜爱。

虽然这种做法有些渗人,但一想到人们在自然灾害到来时都不忘了去世的亲人,这份情谊就教人挺感动的。

冬至或大寒挖出亲人遗骨装进陶罐二次葬,农村以前这个葬俗好神秘

在农村的很多葬俗观念里,大部分地区都是大葬,也就是一次性下葬,不进行二次葬。

在我老家也觉得,亲人一旦葬下,就不能轻易迁坟,觉得是对亲人的打扰。

为了避免被淹没,所以农村对阴地的选择会很慎重,避免水患就是其中一点,因为二次葬不仅麻烦,耗费精力,人们还觉得破坏阴地的磁场很不好。

但真正遇到山体滑坡、异常洪灾破坏了坟地的话,人们还是会不认亲人受罪,还是会另寻宝地迁移下葬的。

冬至或大寒挖出亲人遗骨装进陶罐二次葬,农村以前这个葬俗好神秘

这些葬俗遗风或多或少都记载着人们以前的生活,有现在的安稳生活真的不易,但越是动荡年代,人们越是重情重义,懂得孝顺与义气。

现在人有钱了,像我老家不少人,连清明给亲人上坟祭祀都觉得是多余。

虽说祭祀是一种不会切确带来利益甚至还要花钱的事情,但我觉得却是一种人情味、孝道的传承。

冬至或大寒挖出亲人遗骨装进陶罐二次葬,农村以前这个葬俗好神秘

那么大家此外还听过哪些有趣的葬法呢?欢迎留言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