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农村办完葬礼,有的说要烧掉或丢路口,有的则带回家做衣物?
农村很注重丧事的办理,之前也和大家说了很多农村办丧事的丧葬习俗。
不仅如此,很多地方还保留了办白事要穿孝衣,戴孝帕的习俗,有的地方说,参加娘家人那边的葬礼,回到婆家要先给公婆磕头,才将孝衣孝帕扯掉的习俗。
今天则想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葬礼办理完毕后,用过的孝帕、孝服、孝布该怎么处理?
有的地方说这些孝布不能拿回家,要烧掉,有的则说要丢在十字路口,但也有的地方说,完全可以拿回家给孩子做衣服,当抹布之类的。
那么这些说法又是为何不同呢?下面就来和大家分享这4种处理孝布的方法,看看为何处理情况不同吧!
一、直系亲疏要一直保留孝布戴孝是按亲疏关系来戴的,像直系亲疏,比如父母去世,子女就是重孝子,不仅要全身穿戴白色孝衣,孝衣的布料也是最粗糙,剪裁最差的,目的是为去世父母守孝。
而孝布的处理上,如果是直系亲疏,比如父母去世,子女戴孝过的孝衣孝布,都需要一直保存。
也有的地方是说,要等父母去世满3年后,在三周年祭当天清洗孝布后,用红布包裹起来,压在箱底保存一辈子。
这样做的蕴意,可以理解为一生都在为父母戴孝,永远不忘记他们的恩情,人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最血浓于水的,莫过于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故而要一辈子记住父母对自己的恩情,切不可忘记他们。
二、没亲疏关系要丢掉,不可带回家如果参加的是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或没有婚姻连带关系的葬礼,这样的孝布是不能带回家的,包括黑纱和白花,也不可以带到家里面去。
农村说这种孝布带回家会招惹白煞,不好,故而需要参加丧礼散席后,将其丢在丧宴门口。
如果主人家没有准备专门丢孝布的地方,不方便丢,则要走出丧宴后的第一个路口,最好是十字、丁字路口处丢掉。
三、集体焚化在农村看来,丢掉孝布是最陌生的关系才会这样处理,对于有情缘关系的人来说,丢掉孝布会被视为不尊重逝者。
但因为没有血缘关系,主人家也接受,而且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在农村看来是逝者经常出没的地方,陌生人将孝布丢在这些地方,也是对逝者的一种慰问。
但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来说,丢弃孝布则直接被视为对逝者的不尊重。
如果去世的是远方亲戚,那来参加该亲戚的孝布需要在遗体告别后,丧宴开始前,统一收集起来,找个合适的地方集体烧掉。
当然,有的地方不管是直系亲疏还是远方亲戚,都需要直接烧掉,有的则只针对远方亲戚。
焚烧在农村看来是传递给逝者的意思,所以把孝布烧掉,也是在告诉逝者,这些都是他的亲人捎给他的,他在下面不愁没衣服穿。
如果是舅甥关系,就是比如舅舅去世了,外甥则要保留孝布一百天,百日祭时才能在逝者面前焚烧掉,农村把娘家人视为外孝,并非同一个姓氏的戴孝情况。
但如果不方便参加百日祭的,比如怀孕等情况,需要在百日祭当晚自家所在地十字路口焚烧祭祀。
如果是叔侄关系则属于家孝,同一姓氏的戴孝,孝布则是要保留三周才能进行焚烧处理。
四、喜丧孝布做衣服、鞋子如果逝者的年龄较大,比如80岁以上,又比较德高望重,比如爷爷奶奶、祖母、太祖之类的长者去世,那就属于喜丧。
在农村喜丧是要丧事喜办的,年岁高的去世属于寿终正寝,离世是要庆祝的。
而参加这样的喜丧,拿回来的孝布可以拿来给小孩子做衣服,在农村看来有祝福的意思,祈祷孩子岁岁平安。
不过做衣服时需要注意,不能全白色,需要有红布点缀一下。
比较常见的是用祖爷爷、太爷爷、爷爷去世用的孝布来给玄孙、重孙、嫡孙做夏天穿得小肚兜。
一面白色一面红色,或者镶嵌交错。
人们这么做的用意在于,希望祖先们庇佑孩子,也有传承孝道的意思。
当然,这是比较讲究的地方。
我老家不管什么关系,逝者年龄多大,孝布都可以拿来随意使用。
有的人家拿去当蒸笼布,有的拿钱擦桌子当抹布。
以前很多地方的孝布都是纯棉的,很多人家不舍得扔,还会拿去做被里,或者做衣服的口袋,做鞋垫什么的。
不过现在的孝布大多还是比较硬的布,做被里不适合,但比较结实,可以拿来撕成布条挂腊肉、系装粮食的口袋什么的。
很多地方会觉得,拿回家用一下,比直接扔掉要好些,直接扔掉会让人觉得非常不尊重逝者,让逝者家属的面子过不去。
所以有的地方建议最好拿回家,而不是丢在逝者家属的家里。
我老家孝布的用法大多就是用来做蒸笼布,或者撕成布条挂东西。
以前村里的女人们有冬天络鞋垫,做布鞋的习俗,一到冬天,女人们就开始忙活针线。
小时候常看妈妈用孝布来剪成细条,用不要的裤子或衣服做布鞋,白孝布用来卷布鞋边,十分好看。
这种布鞋夏天穿着很凉快,鞋底比较薄,很轻巧,不过因为农村以前没有修水泥路,都是十字路,穿这种布鞋会很磨脚。
遇到下雨更是很快就进水了,不防水。
小时候经常穿母亲做的布鞋,夏天的确舒服,但冬天下雨真的很冷,脚都会冻出冻疮。
但还是挺怀念一到冬天女人们聚在一起做布鞋,比针线活,有说有笑的日子,而不是现在家家闭门不出,一点交集也没有。
那么大家所在的地方,白孝布最后都拿来做什么了呢?欢迎留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