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农村老人为啥不愿意立遗嘱?老话“门前不栽桑”,揭示了其中缘由

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一些农村的老人在弥留之际都不愿意立下遗嘱。子女间关系和谐的,自然是平均分割,而如果子女间关系不和谐,结果必然是兄弟姊妹之间,因为老人的遗产闹得不可开交。

那么,农村的老人们为什么都不愿意立遗嘱呢?

农村老人为啥不愿意立遗嘱?老话“门前不栽桑”,揭示了其中缘由

其实,老人们不愿意在生前立遗嘱的观念,都是源自于古人对死亡的忌讳。这种对死亡的忌讳,一直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承到现在。

就像我们通常在生活中,最不喜欢的数字,就是“4”。甚至人们用的各种各样的号、房子的楼层等等,都会有意无意地避开这个数字,就是因为“4”和“死”是谐音,人们为了避讳死亡,所以也就尽量避免“4”这个数字。

我们避讳“4”,西方人却不同,他们避讳的是“13”。这也是有渊源的,我们避讳“4”是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于“死亡”的禁忌,而西方人对于“13”的禁忌是因为传说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13人一起共进晚餐,但是其中一个门徒犹大却出卖了耶稣,于是“13”就成为了西方人苦难、不幸和背叛的代名词。

农村老人为啥不愿意立遗嘱?老话“门前不栽桑”,揭示了其中缘由

俗语说“门前不栽桑,屋后不栽柳”,也说明了老祖宗对“死亡”的忌讳。

在古人眼中,“桑”和“丧”谐音,而“丧”又代表了出殡、死亡,所以人们理所当然地将桑树和“死亡”挂上钩了。而所谓的“屋后不栽柳”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方面是因为“柳”和“溜”谐音,有“人死财散”的寓意,同样也是因为在民间的传说中,柳树与“鬼”相关,更是和死亡挂钩。

所以柳树和桑树,在民间老人的眼中,是不能够种植在家里的。

农村老人为啥不愿意立遗嘱?老话“门前不栽桑”,揭示了其中缘由

人们除了忌讳和“死”相关的谐音植物、数字之外,甚至在提到死亡的时候,都会避免说“死”,而用其他的字眼来代替。

就比如说,皇帝之死用“崩”,诸侯之死用“薨”等等,这些字眼一方面避免了民俗忌讳,另一方面也能够凸显出皇帝和诸侯的地位。甚至,现在人们也称死亡为“西归”、“驾鹤”、“逝世”、“长眠”等等。除了尊重死者之外,其实还是受到了古代人们忌讳说“死”风俗的影响!

农村老人为啥不愿意立遗嘱?老话“门前不栽桑”,揭示了其中缘由

老人们经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还有“70不留宿,80不留饭,90不留坐”等等,归根结底这些说法,其实都是源自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的留恋。

人们为了避免死亡,生活中很多一旦和“死亡”相关的事情,都变得十分忌讳,口不能提,书不能言,都要用另一些看起来不像死亡却是死亡的言语来表达。就像很多地方的人们不说自己“四十四岁”,而说自己是“明年四十五”或者说“去年四十三”。

农村老人为啥不愿意立遗嘱?老话“门前不栽桑”,揭示了其中缘由

人们除了活着的时候希望能够避免死亡,去世之后,也依旧希望自己能够重活一世,所以贵族人家便会用“金缕玉衣”来包裹住自己,这样可以让尸身不朽,期待能够死而复生。

正是由于人们对死亡的畏惧,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很忌讳谈论遗嘱,所以便造成了很多人家因为遗产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其实我们完全不必忌讳死亡,就像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说我们连活着的事情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怎么能去研究死后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