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啃秋”是什么意思?立秋的风俗还有哪些?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

过去,人们根据观测天象的结果,制定了历法,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农耕,避免误了农时,从而影响农业耕作。后来,人们认为这其实就是在和“天”交流,所以衍生出了很多节日,以及相关的风俗!

就比如说,古人讲“冬至馄饨夏至面”,就是讲冬至要吃馄饨,而夏至则是要吃面;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等等,这样的风俗在各个时节都有。而接下来的立秋时节,也有一个风俗,那就是“啃秋”,也有地方称之为“咬秋”。

“啃秋”是什么意思?立秋的风俗还有哪些?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

那么,立秋时节的啃秋,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很多地方,都有啃秋的风俗。每当到了立秋这天,人们都要吃西瓜等等东西,据说吃了之后,接下来的冬天、春天,都不会拉肚子。甚至有地方还有,立秋时节吃西瓜,可以防止秋痱子产生。杭州的一些地方会在立秋的时候,吃一颗秋桃,然后把桃仁留下来,并且将它留到除夕那天烧成灰。

和南方比起来,北方人的啃秋要豪爽很多,到了立秋这天,人们拿出自己家的西瓜,三五成群地坐在树荫下抱着西瓜啃。也有地方还有会拿出自家的玉米、山芋来啃。这个时候,啃秋的风俗,往往还寄托着人们丰收的喜悦!

“啃秋”是什么意思?立秋的风俗还有哪些?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

按照古人的说法,秋属金,而金主肺,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就要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东西。西瓜味道甘甜,性寒凉,所以还有“寒瓜”的说法。按照中医的说法,西瓜可以解暑,确实也有着防治冬天、春天由于湿热而导致腹泻的功能!

啃秋吃西瓜,不仅是民间的风俗,更是有着一定的保健价值!

“啃秋”是什么意思?立秋的风俗还有哪些?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

立秋除了有“啃秋”的风俗之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风俗,民间称之为是“贴秋膘”!

“贴秋膘”的风俗,早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因为夏季炎热,人们的饭菜都很简单清淡,两三个月下来,必然掉了不少体重。所以,当秋风一起,天气转凉,人们的胃口也跟着打开了,于是很多地方的人会在立秋这天称一下自己的体重,看看轻了多少,然后从立秋这天开始多吃烤肉、炖肉、红烧肉,给自己增增膘!

“啃秋”是什么意思?立秋的风俗还有哪些?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

立秋时节,人们在啃秋、贴秋膘之余,还要打秋。

“打秋”实际上是一种祈雨的风俗。在过去,人们有“骑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的说法,还有俗语说“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立秋无雨是空秋”的说法。所以,人们都希望立秋这天可以有一场好雨,能够在秋收的时候有一个好的收成!

但是,由于各地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所以有些地方却有着“立秋雨打头,无草可饲牛”的说法。人们认为,立秋下雨的话,会是干旱的预兆;而有些地方则认为,立秋下雨,会是阴雨绵绵的预兆,会影响秋收。甚至有些地方还有“秋孛鹿,损万斛”、“雷打秋,冬半收”的说法,意思是说,立秋打雷,收成就要少很多!

“啃秋”是什么意思?立秋的风俗还有哪些?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

我国幅员辽阔,即便是立秋时节,不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风俗。民间的一些俗语,都是老祖宗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更加应该尊重这些智慧,并且从中汲取我们的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