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年过七十不上坟”,70岁真的不能上坟吗?老祖宗的忠告
清明节是我们民族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从各地返回老家,为自家的祖先祭祀上坟。古人认为,自家的祖先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将已经逝去的祖先神化,将之认为是能够庇佑后人的神灵。
所以,人们便要用祭祀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敬畏和缅怀,同时上坟祭祀,又是追思先人,传承孝道的重要风俗之一。
但是,在民间老祖宗的认知中,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上坟祭祀,民间就有“年过七十不上坟”的俗语。
那么,为什么老祖宗会说“年过七十不上坟”呢?
这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人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就是说,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的平均寿命都不是太高,所以能够活到七十,就已经是十分高龄的人了。
到了这个年纪,甚至自己的孩子都不一定能活得过自己,所以年纪大的人,上坟之后会十分感慨,一方面是自己的先辈已经逝去多年,一方面是自己的后辈也在自己之前离世,悲伤之感必然要比其他人要浓厚很多。
老祖宗认为人的七情六欲是与身体息息相关的。
七十多岁的老人上坟,必然会忧、思、悲三情上头,忧过度则伤肺,思伤脾,忧愁与悲哀情绪相近,悲哀过度,则也会伤及到肺。
所以,老祖宗为了老人的健康着想,往往不会让年过七十的老人再去给祖宗上坟,就是为了照顾老人的情绪。这其实也是一种孝道的表现!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七十多岁的老人由于腿脚不便,而古代的交通不发达,祖坟又在深山丘陵之中,这样一来极其容易因为走山路而伤到老人。
所以才不会让老人上坟。
再有一点,古人往往十分信奉鬼神之说。而老人因为身体弱,体内的阳气,比不上年轻人,所以极其容易受到坟地阴气的侵袭,从而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
当然,这种说法,虽然是无稽之谈,但同样也表露出了人们对老人的孝道。
到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都十分发达,年过七十的老人,也依然有很多身体强健的人。而且交通也十分便利,即便是去坟地很远,也不会像古代那么颠簸和难走。
所以七十多岁老人给祖宗上坟的事情也很常见,老祖宗“年过七十不上坟”说法,放到现在来说,已经不再适用了。
相反,现在年轻人反而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很少有人会亲自给祖先上坟。
而老年人,也成为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和传承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清明节上坟祭祖的风俗,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其中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不仅仅能够体现出民间对祖先的崇拜和对生命的敬畏,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传承的感恩,以及对孝道的传承!
清明节上坟,也不仅仅是为了给祖先祭拜,而是表明了我们民族对我们文化的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