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宝”,有谁还记得?“四宝”指的啥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眼看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就要来了。三伏天的到来,预示着全国各地都进入了“上蒸下煮”的时候。有些地方的温度,甚至能够达到四十多摄氏度的高温。

现在,我们过三伏天有空调可以纳凉,有风扇可以吹风,那么,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人们又是如何乘凉的呢?在那个时候,人们又是如何度过炎热的三伏天的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宝”,有谁还记得?“四宝”指的啥

在五六十年代,人们说“伏天有四宝”,有这四种“宝贝”在,足以安然过夏!那么,这四种宝贝,是哪四种呢?

首先,第一宝,便是大蒲扇!

炎热的夏季,大蒲扇是乘凉最必不可少的物件儿!在那个年代,一到夏季,炎热的天气让人们无法在家中安睡,于是就会在晚饭后到门外纳凉,人们一群一伙的聚集在一起,要么在路灯下打牌,要么在路边聊天,每个人都手握蒲扇,摇着蒲扇聊着天,成为了那个年代独有的风景!

在室外,蒲扇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凉风,还能驱赶蚊虫,可谓是一举多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宝”,有谁还记得?“四宝”指的啥

第二宝,便是凉席!

在上一辈生活的五六十年代,除了蒲扇之外,凉席也是人们夏季必不可少的一个宝贝。直到现在,凉席也是夏季每户人家都必不可少的。

炎热的夏天让人无法安睡,人们便会把凉席铺在身下。甚至,有些时候,天气热得让人无法上床,只好将凉席铺在院子中,或者是铺在地下,这样一来,人们躺在地上的凉席上,比躺在床上要凉快很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宝”,有谁还记得?“四宝”指的啥

第三宝,则是蚊香。

夏季蚊虫肆虐,一不小心,就会被叮得满身都是包,奇痒难耐!而在那个年代,人们用来驱虫的最有效、经济的手段便是蚊香。

甚至还有很多人,会自己编织一些熏蚊虫的东西。比如说,人们会在野外找一些野蒿子,将其晒干,然后捻成绳子,在夏季的时候,将其点燃,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驱蚊作用。

但是,这样的蒿绳,也有弊端。如果晾晒得太干,那么,就会起不到熏蚊子的作用;如果晒得不太干,湿度比较大,那么就会导致烟气太大,连人都会被熏跑。所以,这样的宝贝,还得有经验的老人才能做得出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宝”,有谁还记得?“四宝”指的啥

第四宝,则是冰柜!

那个时候的冰柜,不是我们现在家家户户都准备的冰箱,而是一种用木板和铁板,制作成的大箱子。这样的冰柜制冷,完全是靠碎冰,所以,人们还需要用一节小管子连接外部的脸盆,如此一来,冰柜内融化的冰水,便会顺着管子流出来。很多地方的人,都会用这种自制的冰柜。

人们在炎热的夏季,能不能吃到透心凉的冰镇西瓜全靠他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伏天四宝”,有谁还记得?“四宝”指的啥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老祖宗为了避暑,想出了很多办法。不同地方的人们,会依据当地的条件,创造出不同的避暑办法。这些都是民间老祖宗为后辈子孙留下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