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是冷是暖?为啥立春怕暖不怕冷?立春天气就有预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老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节,更是象征着新一轮的开始。人们将立春的15天分为了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由此可见,立春虽然告别了寒冷的冬天,但天气依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预热,才能够真正暖和起来。
经过一个冬天冷冽寒风的洗礼,人们十分渴望春季的温暖,在人们的认知中,也认为立春就是暖和的开始。这固然没有错,但立春却不宜太暖,老祖宗们反而希望立春节气可以冷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民间的老祖宗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立春时节,其实还不到正在暖和的时候,也还没有到真正春季。甚至,民间还有着“打了春,四十八天顶牛风”的说法。就是说,虽然立春了,但是在春分到来之前,还是有比较冷的。
但是,如果立春的时候天气就比较暖和了,那么那些冬小麦等农作物便会返青、早春的作物也开始进入到了关键阶段。而这个时候,天气非常多变,甚至有时候,还会发生倒春寒。一旦有倒春寒的发生,农作物的生长必然会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
民间还有着“立春寒,一春暖”的说法。
就是说,如果立春这天比较冷,那么一整个春天便都会朝着暖和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立春这天如果太过暖和,极有可能会发生倒春寒;而如果这一天比较冷,天气是逐渐上升的,而非急速攀升,则预示着一整个春天,都会逐渐变暖。
春天的天气没有骤暖,而是缓慢攀升,这才是正常情况,无论是对于人们的身体来说,还是对农作物的生长,这样的天气情况,才是对民间老百姓最有利的。
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博,常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说法,尤其是南北差异更是大,往往北方还在降雪,南方却已经入夏。所以,民间有着“立春寒,一春暖”,有着“立春喜寒不喜暖”,有着“立春寒,预示着丰收”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
但同样也有着“立春和暖,农人鼓腹唱尧天”的说法。这句话,就是在说,如果立春比较暖和,那么老祖宗们便会有着不错的收成,人们会拍着鼓鼓的肚子,唱着歌颂好年景的歌谣。
当然,也正是由于立春时节,南北的天气差异较大,所以北方的冷空气与南方的热空气,经常会发生冲突,由此也就形成了早春气候多变的情况,民间老人们也经常说“早春孩儿面,一日两三变”。
总的来说,在立春时节,大多数地方的人们,还是希望立春的天气是比较正常的,如果立春时期就过于暖和,在仲春、季春时节,便会有极大的可能遇到倒春寒。一旦发生倒春寒,农作物的生长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这一年的收成。所以,民间才会有“立春喜寒,不喜暖”、“立春怕暖,不怕冷”之类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