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早期佛教史

佛教它起源于印度,到了2500年後的今天已經成長為世界七大宗教之一,它的總人數其實不是第三大宗教,而是第四大宗教。

早期佛教史

我們一直說佛教是三大宗教,這是一個跨國家的概念,因為印度教人數是10億,它比佛教的教徒要多,可惜都在它自己的國家。在佛教的故國印度,佛教經歷了1700年的興衰,在公元十三世紀後幾乎是徹底消亡了。佛教在印度的徹底毀滅,是有標誌性事件和準確時間的,就是公元十三世紀初,以穆斯林毀滅超岩寺為標誌,在佛教史上印度的佛教在毁滅之前,實際已經完成了一次中心的轉移,大乘佛教轉向了東亞,是以中國為中心,小乘佛教則轉向了南亞,斯裡蘭卡、緬甸這些國家,在那裡頭形成了新的以部派佛教為主的中心,有些成為了國教一直傳到今天,由此奠定了佛教北傳和南傳兩大佛教傳統。

早期佛教史

佛教傳統在印度消亡已久,尤其是在印度教裡頭,佛陀是以反面形象存在的,他是濕婆的第九個化身,這是一個反面化身,所以,在印度保存下來的古代佛教文獻是極為罕見的,非常地少,佛教裡頭的重要遺跡也是滄海桑田了,難以追尋。比如鹿野苑、那爛陀寺,這樣著名的佛教勝地,其實也是在十九世紀以後,通過考古發現才被今天所知道的,而像佛陀的故鄉,比如迦毗羅衛迄今為止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非常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