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电感器模型

电感器模型

理想电感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阻抗为Z(jω) =jωL;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1. 电感器阻抗的幅度| Z(jω)| =ωL,随频率线性增加,斜率为+20dB/10倍频(对数坐标);

2. 电感器的相角在所有频率上都是90°。

电感器模型

在将线圈绕成圆柱形的技术有很多,所以也决定过了在这过程中引入的导线电阻(寄生电阻)和相邻线圈之间的分布电容(寄生电容)的大小。

1. 导线电阻和分布电容在非理想电感器的电路模型中用Rpar和Cpar表示;

有些电感制造技术将线圈绕成层状以减小电感本身的长度,但这增加了厚度以及层间的分布电容Cpar。

电感器主要考虑直流电阻(DCR即Rpar),一般几欧以内,关系到电感器的直流损耗。

2. 非理想电感器和电容器/电阻器一样,同样包含引线寄生电感Llead,但这个寄生电感远小于电感器本身L,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3. 非理想电感器同样包含引线电容Clead,其通常也远小于层间分布电容Cpar,所以也可以忽略不计;

4. 因此非理想电感器可以简化等效为:Rpar和L串联后与Cpar并联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电感器模型

如下图所示,可以得到电感器等效电路模型的阻抗。

电感器模型

从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1个零点(分子为0的点:f0 = Rpar/2πL),2个极点点(分母为0的点,忽略电阻的影响,零点为:f1=1/(2π*√LCpar),电感器随频率增加的过程如下所示:

电感器模型

1. 直流时电阻占主导作用,此时电感器的电路模型表现为阻性;

电感Lead为短路,电容C为开路,所以它们并联后与电阻串联时表现为电阻。

2. 随着频率升高,当频率达到f0 = Rpar/(2πL)时,电感开始起到主导作用,并且相角为+90°,阻抗以+20dB/10倍频的速率增大;

3. 随着频率进一步升高,当频率达到f1 = 1/(2π*√LCpar),寄生电容的容抗继续减小直至与电感器感抗相等(达到自谐振频率),此时相位反转到-90°,阻抗以-20dB/10倍频的速率减小。

4. 频率继续更加,此时感抗在电容电路模型中占据主要作用,阻抗幅值随着频率的升高以+20dB/10倍频的速率增加;电容器的电容模型表现为感性(相角为接近+90°)。

如果还对幅相频率曲线有疑惑,我再深入说明下:一个极点对应-90°相角,-20dB/10倍频增益斜率,那么两个极点对应-180°相角,-20dB/10倍频增益斜率;相反一个零点对应90°相角,+20dB/10倍频增益斜率;零点和极点的作用可以抵消。

电感器阻抗随角频率ω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我们看到其明显跟电容器阻抗图是一个对偶关系,那为什么电感器的阻抗图是这样的呢?

电感器模型

1. 上图虚线对应电感器的一阶数学模型(理想电感器):ZL = jωL;根据公式可得,电感器感抗随ω的增加而线性增大。

2. 实线对应的电感器二阶数学模型:Z = (jωL+R)/[(1-ω²LC)+jωRC],此时电感器不再只是简单的电感特性,根据公式以及电感器二阶阻抗-频率特性图分析,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 在低频阶段,电感L感值对阻抗的影响远大于寄生电容:(1-ω²LC)+ jωRC ≈ 1,所以Z = jωL + R,电感器阻抗随ω的增大而线性增加,此时电感器呈现电感特性;

如上右图,低频段阻抗:Z = jωL + R;在理论上低频段 DCR占电感器阻抗的比例比较大,所以在更低频率时阻抗曲线呈现水平直线。

2, 随着ω增大到一定值(SRF)时:1 - ω²LC = 0,ω =1/√LC,此时电容器阻抗Z = (jωL+R)/ (jωRC) = L/(RC) – j/(√C/L),此时电感器的阻抗Z达到最大值;

此工作频率称为电感器的自谐振频率-SRF;电容器用于电源滤波:需要最小阻抗,而谐振频点的阻抗最小,滤波效果最好;而电感器滤波时,需要利用其感性部分(理想电感阶段),所以需要远离自谐振频点。

3, ω继续增大:ω>1/√LC,此时可以看到寄生电容的影响开始大于电感的影响,所以随ω的增大,阻抗Z线性减小,此时电感器呈现电容特性。

单板电源系统滤波设计中,两个不同容值电容器会产生并联谐振点:大容值电容器的高频电感特性和小容值电容器的低频电容特性,形成了LC谐振,产生电源滤波特定频率的高阻抗区域(《电源完整性》专题详细分析)。

电感器模型

如上图为相同材料、封装,不同感值电感器的二阶阻抗-频率特性图,我们定性分析如下:

1. 电感器感值的越小,低频段阻抗越大;

低频段电感的感值:Z = jωL+R,主要由DCR决定,而电感量越大(线圈匝数多),导线越长,DCR则越大;所以一般同封装电感器的电感越大,DCR越大。

2. 电感器感值的越小,自谐振频率越大;

自谐振频率点:ω =1/√LC,电感量越大(线圈匝数多),那么线圈层间电容量就越大;相反:电感量越小,寄生电容量也越小,所以自谐振频率越高。

3. 不同感值的电感器,自谐振频点右侧(高频段)阻抗曲线取决于寄生电容的大小(因为此时电感器呈现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