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出家后是否可以赡养父母以尽孝道?

出家后是否可以赡养父母以尽孝道?

有人问,出家是不是与父母堵哪了关系?出家人可不可以赡养在家的父母?

首先,断得是世俗,断得是恩爱!

第一不断的是今生血缘,父母儿子关系,养育之恩!第二不断的是宿世因缘,一子出家九祖(九世祖先)升天,成道必度的菩提因缘,尽未来际!

亲得生安养,子道方成就!在世为小孝,出家乃大幸!愿此功德回向吾父吾母,一切有缘无缘,九法界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共成佛道!南无阿弥陀佛!

此之妙法,若如来曾不闻宣,则万古永同长夜,终无有人念佛求生,故叹其难信者。见不信者之自弃,能信者之有缘,令一切众生悲伤绝分,而欣幸得闻故。今之信净土者,皆因佛说而发起也。虽今不信,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故。

——出 净土宗九祖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道宣律师的《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中说到:“辞亲易服:欲出家者,着本俗服,拜辞父母尊者讫。口说偈言:‘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乃脱俗服。出《清信士度人经》。”(说偈已,脱去俗服也。)

道宣律师这里所说的是剃发时,欲出家者辞别父母双亲时说的偈颂。我们仔细阅读能真实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自利利他,真正的报恩。剃发出家为僧人,父母同意方可,在剃度仪式上,做子女的以俗人的身份,最后一次拜别父母。自此以后,剃发染衣,习学佛法,修道证果,为人天之师,着袈裟僧服,这才是真正的报父母恩。但从此之后,再不能跪拜父母,只能合掌问讯。

出家后是否可以赡养父母以尽孝道?

古人云,“一子出家,九族升天。”父母亲送子出家是莫大的恩德,利益久远,出家人至心修道,乃至能度脱父母及宗亲脱离六道轮回,离苦得乐。父母亲若能理解支持,是累生累世的善根福德因缘。

佛陀教导说:“比丘以己分衣食供养。”这里的“己分”,是指在僧团中,出家人自己受用的一份衣食供养,这个是可以用来资助父母亲生活。只要是自己所得的衣食,用来供养父母,使父母衣食无忧,这是佛陀允许的。反之,如果不这样去供养父母的话,则会得重罪。如果比丘的在家父母生活富裕,衣食物资不缺乏,也不是信仰三宝的居士,那么出家人该尽量不要给与他们资助。若父母亲对三宝有信仰,可以如上《五分律》开示的,任意尽心供养使之无有缺乏。若父母亲没有依靠,贫穷低贱,那么父母亲年老了,生病了,可以接到寺院去安住,出家人照料父母亲的起居,这个是可以做的。对于父母最重要的还是法上的济度,父母亲如果因为贫穷,住在寺院里,那么比丘则应常常开导,使之信乐三宝,告知他们今生贫困的因果,要发慈悲心菩提心,劝导父母亲受三皈依,乃至五戒十善,以法救济父母亲,得现世乃至后世的安乐解脱。给父母皈依、讲法后,则可以资助父母衣食。如果父母亲不贫穷,不缺乏资财,出家人虽授予父母亲戒法,但仍然不应该给与衣食乃至金钱。

依照律制,出家之人,不得再以世俗的名字和称谓来称呼父母、兄弟、亲戚,只能称呼他们为居士。如果机缘未成熟,私下里称呼尚可,但为三宝庄严故,在寺院或者公众场合,应开导父母亲理解后,称呼某居士,即可。若是父母亲生病了,住在寺院里,出家人可以为父母制做汤药疗治病痛(但有条件的)。若父母亲卧床不起,最好是由亲戚、净人或者兄弟姊妹等亲人制做汤药,擦拭身体。出家人不应直接碰触父母亲的身体。若是无人照料,比丘(尼)不要帮母亲(父亲)洗澡,擦拭身体等,其他照料的事情是可以做的。

出家后是否可以赡养父母以尽孝道?

出家人供养父母的功德果报:《增一阿含经》云:“孝顺供养父母功德果报,与一生补处菩萨功德一等。”又云:“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谓父母也。是故比丘常当孝顺供养父母,不失时节,当如是学。”

供养感报者,《钞记》云:“杂宝藏云:慈童女长者家贫,独养老母,现世得报缘;鹦鹉孝养盲父母,得成佛缘。”(注:童女是长者名,非女人也。)

《增一阿含经》和《钞记》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出家人孝顺供养父母,也是有功德的,是真正的报恩,而且要趁着父母还健在,随缘尽力地去做。

所以,我们不必要有太多的担忧,关键是自己有没有一心办道,一心修行。若真心为了修行,相信父母亲也必然会衣食无忧,健康平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