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什么是三种学佛人与六种信佛层次

《佛说分别经》中把归依三宝、学习佛法人分为三种。这三种人秉持不同的态度、造作不同的业力,将来的结果也大相径庭。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了解怎样学习佛法才是正确的、利益无量的。 佛言。事佛有三辈。一辈者为魔弟子事佛。二辈为天人事佛。三辈为佛弟子事佛。 学习佛法、归依三宝有这样三种人:一种是魔弟子、一种是天人、一种为佛弟子。

何谓魔弟子事佛。佛言。虽受佛戒。心乐邪业。卜问是祟解除祷祀。信有家亲丈人。不信正真。不知有罪恶之对。假名事佛。常与邪俱。死堕无择地狱。受苦长久。久乃出为魔邦属。谀谄妖[女*瞿]。难可得度。是曹辈人。宿命余福。暂得一时。见于正道。心意瞢瞢难晓宿。已当复更入邪见无穷已也。是为魔弟子事佛。

什么叫魔弟子呢?这样的人虽然受了戒律,却心乐邪法、邪见。占卜算命、祈祷、祭祀魔魅外道,相信家有亲眷。不相信正见教导。不知道有恶法、罪障。仅仅是名义上归依、修证佛法。这样的人常常与邪见为伍、造作恶业,死堕地狱。长久受苦。

即便脱离地狱苦报,将来仍为魔眷属。种种谀谄伪诈,难以得度。这样的人是凭着从前世剩余福报,暂时得闻正见。心意迷惑、难以明了。将反复受邪见之害,无穷无尽,这是魔弟子事佛。

何谓天人事佛。受持五戒。行于十善。死死不犯。信有罪福。作是得是。寿终之后。即生天上。是为天人事佛。

什么是天人事佛呢?这样的人,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业道。宁死不犯恶业。相信有善恶业,有因缘果报、自作自受。命终之后为天人。这样的人是天人事佛。

何谓佛弟子事佛。奉持正戒。广学经戒。修治上慧。知三界苦。心不乐着。欲得解脱。行于四等六度。愍伤众生。欲安济之。不贪身命。知死有生。求长益福。不为邪业。是为佛弟子事佛。

什么是佛弟子事佛呢?受持佛法正戒、广学经戒、多闻佛法。修学无上智慧。知了三界苦患。心不乐轮回、希望解脱。修行四无量心、六度之行。悯恤众生,以种种方便令其安乐利益。不贪着身命。知道有死必有生。求长远福报。不持邪见、造作邪业。这是佛弟子事佛。

佛弟子当以戒律为本、广学经戒、求无上智慧、脱离轮回。奉行十善业道、四无量心、六度之行。决不秉持邪见、造作邪业。世尊告诉大家这三种学佛人,是我们学习佛法的最好参照。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中国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却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学佛”与‘行佛”的不同:

什么是三种学佛人与六种信佛层次

信佛

很多人信佛,一开始只是表示不反对,承认自己是佛教信徒,但是并不是真的了解佛教,对佛教的义理并不清楚,也没有皈依受戒,仅仅是觉得佛像十分庄严,知道佛教很好,甚至是因为父母都为佛教徒,因此才很自然的传承父母之教,只是一种文化上的继承。

什么是三种学佛人与六种信佛层次

求佛

有的人只知道佛教很伟大,理所当然的觉得佛祖应该会帮助人的忙,因此平时并没有想为佛教做点什么。但是,一旦遇到生病、贫穷、失意、失败、失业等人生困境时,就想到求佛祖帮忙。姑且不说佛祖有没有帮,但是有此希求之心,自己心中的佛祖会内在的增加信念力量。

什么是三种学佛人与六种信佛层次

拜佛

一部分人感觉佛陀很慈悲也很伟大,在他面前很自然的就会有谦卑心,时常礼拜,表示恭敬。有的人拜得如法,还能与佛接心,感到身心有一种轻安欢喜的变化,获得佛的力量、慈光加持,这就是信仰的升华。

什么是三种学佛人与六种信佛层次

念佛

也有些人刚开始念佛,只是随缘的念起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等诸佛菩萨名号。慢慢念到感觉佛陀与自己同在,所谓“朝朝共佛起”,念佛心中自然就有佛,就会念到身心舒畅、清安自在、烦恼减少、心开意解,当然就会更加欢喜念佛。

什么是三种学佛人与六种信佛层次

学佛

经历过念佛,身心有了洗礼的感受之后,再经师长和前辈们的指导,觉得是时候应该要学佛。所谓“学佛”,佛有慈悲,自己有学到佛的慈悲吗?佛有智慧,自己有佛的智慧吗?佛有愿心、忍耐,佛是无有执着、无有计较、无不放下…如果自己也能如佛一样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这就是“学佛”。 

什么是三种学佛人与六种信佛层次

行佛

学佛如果没有进行实践,则“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因此,在学佛之后,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心存慈悲喜舍,要行四摄法,要有六度万行,做到“行佛所行,做佛所做”。如果能够如佛所说的去实践,到了最后,即“我是佛”。这就是学佛的最高层次。  

佛教讲的“解行并重”、“福慧双修”,都是说明:学佛不能只在义理上钻研,佛法要在生活中体验、印证,唯有透过自己身体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为自己血液里的养分,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