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忏悔”一词在佛教中的解释

“忏悔”一词在佛教中的解释

忏,为梵语ks!ama(忏摩)之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期达灭罪之目的。据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之注谓,忏与悔具有不同之意义,[1] 忏,是请求原谅(轻微);悔,是梵语a^patti-pratides/ana(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之译,即自申罪状(说罪)之义(严重)。此外亦有异说,然概以义净之说为正确。

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

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

比如大半夜你饿了,冰箱里翻出来一包薯片,吃了,没那么饿了。但你觉得不过瘾,还想吃,跑到小区门口又买了薯片、烤肠、八宝粥一堆东西回来吃。——这,就是罪,就需要忏悔。你说,我买薯片我招谁惹谁了?我一不偷、二不抢,用自己的钱买,何罪之有?罪就罪在你觉得不过瘾,还想吃的这个念头上。饿了,找点东西填吧肚子,无需忏悔;但有了口腹之欲,起心动念,大半夜跑出去,这里边大有值得忏悔-的地方。即——是你主宰自己,还是让欲望主宰你。但凡有一丁点欲望,它滋长,再滋长,既成为你奔波劳顿的动力,也成为你苦恼聚集的根源。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最彻底、最究竟的忏悔法,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的!

往生西方世界有两个方式:

(1)一个是自己修行,积功累德往生的,三辈九品。

(2)另外一种是造作五逆十恶罪业在临终前彻底忏悔,他也能往生,是忏悔的力量去往生的。

造作五逆十恶罪业也能往生,这是净土法门的超异殊胜之处!所以,我们决定不要轻视造作罪业的人。临终一念真诚忏悔,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品位?是不是下品下生?不一定。忏罪往生的人,就看忏悔的力量来决定品位,所以,忏悔的力量非常大的。

“忏悔”一词在佛教中的解释

古时候在印度,天亲菩萨早年学小乘,毁谤大乘。以后接受他哥哥的教诲,觉悟了,向佛忏悔,拿着刀准备割舌头。他哥哥止住他:“你割舌头干什么?”“我错了,说了好多坏话毁谤大乘。”他哥哥说:“你过去用舌头毁谤大乘,你今天何不用舌头去赞叹大乘?”他一下就明白了,所以造五百部论赞叹大乘,这叫真忏悔,行动表现。

近代的蕅益大师、印光大师,年轻的时候读儒书,谤佛法。到以后明白了,觉悟了,忏悔回过头来,不但不谤佛法,还剃头出家,弘扬佛法,这才叫做真正忏悔。

做错了事情,过去陷害别人,现在真正明白了,回过头来了,要如何来补偿受害的人?要怎样去帮助他?这才叫真忏悔。没有行动,都是属于假的。没有行动表现,换句话说,还没有觉悟,还没有回头,说得再好听也没用处。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无不是从欲望起。凡人辨不清楚哪是苦,哪是乐,时常以苦为乐。比方说,打游戏,超级玛丽,提心吊胆地通关,这种提心吊胆对于玩游戏者来说是一种乐,但这种乐却是一种苦。成住坏空,是亘古不易的道理。看到成、看到住,便是乐;看到坏、看到空,便是苦。

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忏悔要相信因果报应,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会得到相应的果报。忏悔是要在我们发现错了之后立即忏悔,不能等以后再说。忏悔不是忏完就完了,忏悔最重要的就是“未来之恶更不敢造”,没有这个心不能称其为忏悔。忏悔要以佛法僧为对象。

“忏悔”一词在佛教中的解释

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佛陀在经中说:有两种人在修学佛法上能有年成就,第一种是能如法如律的去修行、生活,不会犯罪;第二种人是犯罪之后能忏悔。一个人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没有悔过之心,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当我们犯了错误之后,一定要诚心忏悔,痛改前非,保证以后不再犯罪,这样在修学佛法上才能有成就。